- 主题:99-2001比现在严重
翻到这儿才看到有人说到点子上,现在水母的帖子真懒得回
【 在 p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见得,那会是区域性,局部性的。国企,东北,计划经济是重灾区。国企不太行了,但可以出去摆个摊找个工作都能找到。收入有门道的收入还多了,就是有点累是真的。
:
: 有学历的,比如本科甚至大专都很不错。东南沿海也还不错。
:
: 现在没当年东北严重,但是全局性的。
: --
--
FROM 114.254.3.*
那时候不是歧视民企,牛人不愿意去hw只是因为档次太低,都抢破头去外企了,基本2年工资一套房吧
【 在 Ha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邮那时候已经算好学校了。我说的好点的是中下211,计算机专业的。
: 你那个工作收入一般是因为选了运营商,选了稳定。那个年代可能对去民企外企打工有歧视。
: 前面也有人说了去华为本科毕业4万一年。那个年代华为不算好工作,感觉还挺好进的。
: --
--
FROM 114.254.3.*
第一梯队,ibm,微软
第2梯队,摩托,爱立信,保洁什么的
第3梯队,其他外企,主要欧美企业
【 在 fx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应该是古哥 18磨 北电 爱立信 等等
:
: 很少人选华为
: --
--
FROM 114.254.3.*
也可能当时大嘴拿的最好offer就是华为。。
【 在 fx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余大嘴厉害
:
: 我们是压根没那种眼光 压根看不上华为的
: --
--
FROM 114.254.3.*
那时很多做个体户,摆摊的都赚钱了,有的还赚了不少钱
当时下岗去可以干个体户,累点摆地摊都行,现在裁员了你还真不敢拿钱去搞什么小生意
【 在 dajiangyo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同日而语,预期完全不同。
: 当时有WTO,有很多潜在机会。当今几乎走投无路,能躺的都争相躺平。
: --
--
FROM 114.254.3.*
你为什么觉得摆地摊就完全没有门槛,同样摆地摊,你进的货适应大家口味好卖,就卖的多赚的多,你要整不对就卖的少赚的少呗
我当时一堂兄就是厂子倒闭了,2口子还租的房子刚结婚,就是靠摆地摊,4年后自己买了地打算修小2楼。当然很辛苦,很多时候早上4点就出发去省城进货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拉到吧,你要明白一件事,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如果很赚钱,很快会有大批人涌入,变得不赚钱,当年摆摊赚啥钱,勉强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而已。
: --
--
FROM 114.254.3.*
就国企多的地方感受明显,没国企的地方都不一定知道这事儿,最大群体农民完全没有感知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MTV还历历在目,我当时看了不知道什么含义,后来上了大学,才逐渐明白过来。
:
: 我在胶东半岛,国企比较少,没有感受到东北的下岗潮。
: --
--
FROM 114.254.3.*
货经常变化的啊,尤其是服装。打个比方,一级批发商从广州进了一批货,摆地毯的都去选货,你怎么判断哪个货能好卖或者能卖出价钱,或者就是你把那个货拿到了,这些都是变量和水平啊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摆地摊这玩意儿是有资金门槛,还是有技术门槛,就凭你进的货好?这玩意有啥壁垒,你进的好,我进的不好,这完全有可能,可惜摆地摊的又不是只有咱两人,我整不对,有的是人能整对,整对了就养个家糊个口而已,你要能发财,立马有一堆人跟进,没门槛的东西,怎么阻止别人进入?
--
FROM 114.254.3.*
算了,码了那么多字,举哪些栗子都白举了
摆地摊不能持续赚大钱,但在当时那种没有电商,不仅可以赚钱,能力强的可以赚到一份相对一般人相当不错收入的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知道一个行业有门槛,要么是资金门槛,要么是技术门槛,要么是牌照门槛,一个什么门槛都没有行业只能是微薄利润的红海,你来说说摆摊卖东西这玩意有什么门槛可言,既没有大额利润,有没有规模效应,靠什么赚大钱?
: --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