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984~2014.视同缴纳的基数到底是什么
以上海为例,过渡性养老金=2023年的月社平工资(12307)×30×视同指数÷100,视同指数与级别挂钩,办事员1.5,科长2,处长2.5,厅长3。
分别是5538,7384,9230,11076
另外还有基础养老金,分别为6153,7384,8614,9845,
还有个人账户,2015-2025各年的月工资之和/139
【 在 skysix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一个公务员40年工龄
: 1984~2024
: 那他1984年到2014年这30年的视同缴纳的基数是什么
: --来自微水木3.5.10
: --
:
--
FROM 223.104.3.*
企业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部分不是,是各年缴费之和,基数是自己各年的工资。
但是体制内的算法是,视同那几十年的个人账户的基数是退休前一年的社平工资×视同指数×视同年限,再加上2014年至退休时的各年自己的工资。
差别巨大
【 在 walkslow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养老金都是按照退休当年作为基数,你退休也是
:
: 系数就是用来确定你历史缴费比例,不计较历史绝对值,但是体制内历史上没交过,视同缴纳是按照级别来定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FROM 223.104.3.*
不是2014,是2023,全部按照2023算
83-14这31年,全部以23年的社平工资为基数。
【 在 skysix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有人知道了吧,比如说1983~2023,那1983~2014这31年的视同缴纳基数是多少?有人说不是按照那个时候每年的实际工资,而是全部按照2014年的工资来算?
:
: --来自微水木3.5.10
: --
--
修改:ptco FROM 223.104.3.*
FROM 223.104.3.*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过渡系数暂按1.0%确定。过渡系数可视情调整。
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视同期间折算成个人账户的部分
【 在 skysi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一种说法是都是按照退休那年的工资,这个我觉得不太可信
:
: --来自微水木3.5.10
: --
--
FROM 223.104.3.*
过渡性养老金只是视同里的个人账户部分,基础养老金计算时同样加入视同缴费年限。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12307×(1+1.5)/2×40%=6153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视同三十年养老金拿了之后,哪里还有这么多基础养老金?
: --
:
--
修改:ptco FROM 111.196.248.*
FROM 111.196.248.*
后面再加上2014-2024这10年的实缴期间的个人账户,你算算一个办事员的养老金是多少,科长处长们是多少。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视同个人,视同统筹
: --
--
FROM 111.196.248.*
视同期间的基础养老金直接并入总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部分以过度养老金的名目单列。各是各的,未重复计算
【 在 YH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4年前算了两次?
: --
--
FROM 111.19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