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HW 遗产:视同缴纳+体制内超搞待遇和退休金+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
十几年前,体制外确实不怎么惦记,因为多数是关系户才能进,并不是因为体制内差。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就不要乱黑,十几年前有人说体制内待遇高吗,有人说体制内退休金高吗,体制内有这么热门吗
: 从80年代开始,体制内待遇是最后在职时的90%,这个政策持续到现在,那十年体制内待遇很一般,退休金相应的一般,很多地方十年没怎么涨,恰好是这十几年体制内待遇大幅度提升,进而抬高了退休金
--
FROM 111.196.208.*
那时消息更闭塞,闷声发大财别人完全不知道
【 在 fag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几年前退休的人又不多
--
FROM 111.196.208.*
那么说明你的亲戚都是眼光好,所以都选体制内?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6年1月公务员逢进必考,那时公务员考试就很公平公正了,我有几个亲戚,没有背景,考了几次才考上去,他们的学历和学校都很一般,那些学校好一些的基本在外面公司打工,因为那时待遇低,他们瞧不上
--
FROM 111.196.208.*
几个亲戚,没有背景,考了几次才考上去
这叫误打误撞?
体制内工作虽然比不上当时的bat等超一流外企、烟草等超一流国企的待遇,但也是绝对是当时的一流的好工作,尤其是非北上深等城市。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都,也有不考的
: 他们最主要是学历,学校和专业一般,在外面打过工,混得也不行,加上家人劝说,当时录取比例很高,可以说是误打误撞
--
FROM 111.196.208.*
你拿当地小县城与当时在当地收入只能说还行,但绝对不算一流,相对省城和大城市打工,差得很多?
这是一个维度的?
同一个维度是拿当地小县城体制内与当地小县城的工作比。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他们毕业后在外地打过工,混得不怎么样,听家人劝说回去考,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小县城没几个人愿意报考,这不叫误打误撞?
: 当时在当地收入只能说还行,但绝对不算一流,相对省城和大城市打工,差得很多。比如我们县,12年时科员是1500元一个月,年底一个月奖金,加上公积金一年才2.3万左右
--
修改:zhuxianjian FROM 111.196.208.*
FROM 111.196.208.*
你的意思只能说明,非京沪的小县城的吃相更加难看了。
所以说,在非京沪的绝大部分地区,体制内在当地一直是很好的工作。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地没有像样的企业,除了体制内,大学生几乎没有就业机会。当时的当地小县城体制内1500一个月,体制外没有要求学历的工作,比如饭店服务员,超市等800一个月左右,差得多吗?你不会要求公务员和没学历的劳动者一样待遇吧。
: 但是现在,两者差得很多,而且现在当地体制内收入相对省城和大城市打工的,差距急剧缩小,差不多甚至是超过
--
FROM 111.196.208.*
国家把大部分钱都投入到大中城市建设,当然没人回去。
你觉得收入低,但是当地的双职工双体制内买房买车都很容易,生活也比绝大多数当地人富足,因为他们实际收入只是比北上等大城市低,实际在当地的消费来说很富裕。而且体制内日常支出比体制外更少。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对当地算不错,但是绝对收入低,能支撑的生活水平一般,日子也比较紧,吸引不到大学生回去,而现在收入上来了,是比较滋润,你能明白区别吗
--
FROM 111.196.208.*
外地985回当地体制内,给当地体制内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提升?
收入难道不该主要看该岗位的实际作用,而是看学历?
博士扫大街就一定比农民扫的快扫的好?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不回主要看收入,如果现在大中城市一年10万,小县城2.5万,同样没人回去,但现在一堆985回去考,外地来的也有
: 收入高不高,不只是看当地没有学历的普通人,毕竟公务员至少上过大学,如果两者都一样,你觉得公平吗
: 而且,收入高不高,要看当地物价,你看我列的数据,当时的体制内双职工买车并不容易,除了做生意的挣到钱的,几乎没有私家车,只能说比当地大多数人要好一点,但远谈不上富足,日子同样是很紧。
--
FROM 111.196.208.*
我姨妹是国企双职工,已经买了县城两套房了。
我小学同学,大专师范毕业,现在教高中,她老公教育局,也是买房买车。
都是当地的高收入中的群体。
只是相对北京上海收入不高,但是实际两个人都工作,每年攒钱并不少,因为支出低。
你在北京每年赚十万,四五万交了房租,一万多生活费。
你就一定比在当地县城每年收入四万的攒的钱多?当地房租一年六七千,北京房租是几乎十倍。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不回主要看收入,如果现在大中城市一年10万,小县城2.5万,同样没人回去,但现在一堆985回去考,外地来的也有
: 收入高不高,不只是看当地没有学历的普通人,毕竟公务员至少上过大学,如果两者都一样,你觉得公平吗
: 而且,收入高不高,要看当地物价,你看我列的数据,当时的体制内双职工买车并不容易,除了做生意的挣到钱的,几乎没有私家车,只能说比当地大多数人要好一点,但远谈不上富足,日子同样是很紧。
--
FROM 111.196.208.*
另外 哪些县城非体制内平均年收入两三万,体制内接近中大城市的十万?
【 在 pantianj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不回主要看收入,如果现在大中城市一年10万,小县城2.5万,同样没人回去,但现在一堆985回去考,外地来的也有
: 收入高不高,不只是看当地没有学历的普通人,毕竟公务员至少上过大学,如果两者都一样,你觉得公平吗
: 而且,收入高不高,要看当地物价,你看我列的数据,当时的体制内双职工买车并不容易,除了做生意的挣到钱的,几乎没有私家车,只能说比当地大多数人要好一点,但远谈不上富足,日子同样是很紧。
--
FROM 111.1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