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老金正式并轨了
那叫国有资产改制。。包括集体企业也类似,该有的东西都在,不回去找那是自己的事儿。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80-90年代有一些企业把国营转为了私营,这算真正的私营,还有很多小企业,你们不承认那是私营?
: 闱湍恕!O衷谕诵莸娜撕芏嗳诵枰髦只赝啡フ夜ち洌ド绫4筇突岱⑾执翱诎焓碌娜舜蟛糠质巧婕巴诵菽炅浜褪油煞眩行┤嗽谡飧稣夜ち涞墓讨姓业搅俗约汗サ谋热缤Ю舷缤氯缓蠡指戳肆怠
--
FROM 120.245.122.*
那你得问华为的高管们啊。他们一定都有档案,但是他们会不会有人扔了档案那就不一定了。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八十年代是私营吧?他们员工可以有档案有视同吗?
: 芏啵衷谧疃嗍锹换峥ā
: 闪松抖加屑锹迹锹疾换岜簧盏舻模勖枪掖咏ü鹁褪15年的规定,我姨我姨夫当年都是没到15年就回家了,当时人家给了点钱就当买断了,过去人也不懂,他们还挺高兴,其实别说他们了,我们年轻时候也不懂,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社保说不交就不交了,等到老了才知道敢情工
: ...................
--
FROM 120.245.122.*
视同缴纳是各个城市自己定的政策,那个数不同地方有差别,这个要根据当时视同系数的规定算算自己哪个合适。反正选都选过了也不能改了,好在只有两年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全是社保的话就是方便,未来退休可以直接做账户核算,有视同的要翻档案,有的还要调工资表。
【 在 dongshen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您一件事情我们2011年入职了,某家单位没有给交养老金,2013年11月的时候突然说我们已经转企改制了,你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视同缴纳对待,另一种方法是选择给你们补交养老金。
: 我们当时是选择了补交养老金,请问是不是补交养老金还不如视同缴纳,因为补交养老金是按照每个月3000元缴纳的,很低一点点
--
FROM 120.245.122.*
对,我是企业,一般企业在当年首次上社保的时候要全员做手册,已经把视同年限做进去了,其实社保局也都有记录,只是他们不会主动翻查。事业和企业在业务上看起来是同一个模块,但其实是分开的,我感觉他们需要勾选企业或者事业,然后相应走流程。社保还是挺多可能性的,有人是单位给交过钱了但是没给做账户需要补建,还有人是有账户但是单位其实没转钱,后者比前者麻烦。
【 在 dongshen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你以前去找工龄的单位是不是非机关事业单位而是企业,所以可以办理社保转移,把它转到北京来。
: 而机关事业单位当时说也是五险一金,但是想转到北京来说还没有出这个政策,当时的机关事业单位说给我们上五险一金,我去开社保证明也开出来了,然后北京的这边很吃惊,说你们那边2014年之前就已经给你们缴纳社保了吗,实际上地方有可能是一个空账
--
FROM 120.245.122.*
我家那边的体制内医保不一样。
【 在 zhshi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城市是多少?至少北京是没有针对公务员的地方,公务员医保和企业医保没什么区别,有区别,那是补充医保,基本医保是不可能有区别的,缴费比例是也是一样的
--
FROM 120.245.122.*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档案在单位,所以才会各种写在里面啊。人需要档案的时候那当然要去找了,退休的话社保局下属有专门的事务办公室负责审档案出结果,北京的话会直接调档案查,外地的是发函看回复结果会要求对方必须有档案审查权。没有办过这些的人不了解办事步骤很正常,但人得相信一定有相关的流程。其实不需要退休的人用不着琢磨退休,等到需要办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的档案是个人保管?
: 你在大学毕业之前见过自己的档案?
:
--
FROM 120.245.122.*
可能北京确实是一样的吧,主要类似问题不是自家人那都不能追着人家一个劲的问。。
我感觉北京相对其他城市看起来是公平一点。
比如我家那边退休人员涨工资企业和事业是分开的,算法一直不太一样,总体看事业涨的多。
但北京退休人员涨工资用了企事业单位的字样,那就是算法一样。
我家那边企业和事业的医保卡入账也不一样,企业的退休人员现在已经被共济了,但目前事业还是按个人退休金的百分比拿,所以事业的人医保卡钱明显多。
北京是听说退休了就都是一百块钱。
至于公务员一直是个迷,很多细节找不到官方文件。
其实甭管啥样,我们说了不算。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边刚因为延退的问题给了他左脸一巴掌,你又立即给了右脸一耳光。
: 咋地,你是怕只把左脸打肿了不对称吗?
:
--
FROM 120.245.122.*
现在说的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嘛,那个时候大多数有工作的人有单位管。现在回头找工龄很普遍,社保局会有一个专门的账户处理这种情况,给做补建啥的。农民工类似,我老家的一个姐补了好多东西包括视同,就是特别特别慢,她前前后后等了两年才总算办完了,办下来了会给补发过去的,前面看病的也可以报。过去的单位也不是都有人事权,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档案是托管,想干什么了单位拿介绍信去比如过去叫人事局或者劳动局,会按干部工人的身份区分。
如果说的是现在,那么现在私有制企业的员工档案是自己放的,比如可以自己以流动人员的名义放在户籍地的人才,也可以放在单位的托管账户下。人才管档案的地方是很严格的,啥啥都有规定。比如现在社会上的人进了职称可以去要求放进档案,去填表提申请,肯定是要查真伪的。或者需要开档案查什么东西也类似,拿介绍信或者授权书去提单子,人家给复印,然后给盖个章视同原件。按说不可以想咋写咋写,当然就算能随便写,那么写了的人一定不会出来说。
最后,个人手里的档案原则上是无效档案,这种要先做档案认定,然后才能往下做,档案认定挺费劲的,跟补做档案差不多,所以档案这个东西甭管有用没用的还是要正经找个地方放着。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国企央企级关才有在单位。
: 哪些私企能把普通员工的档案放私企单位?
: 这样的如果私企自己改了,郭嘉(官方档案)是否承认呢?
: ...................
--
FROM 120.245.122.*
对,啥情况都有,甚至有的公家单位会因为领导不愿意签字担责任,于是商量半天最后偷偷说要不你去告吧,这样只要判了就有依据了,他们就省事了。
【 在 dongshen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遇到的情况可能是你说的单位没赚钱的情况。可能就是块空账,有的很多年离职之后又去告原来的单位,让原来的单位给补缴了,因为人家有证据啊。这个如果原单位不同意,可能比较扯皮,因为涉及到钱的问题
--
FROM 120.245.122.*
你说的这种村里的矿被卖了的,我知道的有两种。
一种是当时给了一点钱把人打发了,比如我姨过去是大队的会计,我姨夫是村建筑队干活的,他们自己回家的时候都没干满15年。后来到九几年的时候国家搞过一次类似转正,给大队干活的人还有那种代课老师以及赤脚医生啥的,对于已经回家的人是干够了15年的给他们转了,后来这部分人有退休金,不够15年的给了一点钱就算了。建筑队那个也是,人走的时候给了点钱,那个建筑队后来没有了。
还一种是跟着走了,比如我舅舅当时也是跟着建筑队,后来建筑队在变成建筑公司的时候说人可以走可以留,他没走,现在已经退休了。
那些所谓农村里最后被买了的所谓企业,历史上看好多是集体的流转,一定会留着各种原始记录,在流转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安置人也有记录,不然哪天被告资产流失怎么办。另外原则上说即使是不满15年的人,他们仍然可以翻查记录去补保险然后办退休,但这些人普遍没有钱,特别是如果还有单位欠费的情况,如果破产了反而好一点,说国家有个池子能接着。
最麻烦的是那种真的是老板自己干的然后又跑了,比如有人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雇了俩人干了两年,后来老板跑了小卖部关门了,确实没人管,就算是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小本买卖有社保,跑了就是没了。老百姓对于吃公家饭的概念不是平白形成的,那是多少年下来琢磨出来的公家比私人靠谱,要不老人干嘛迷恋编制,包括年轻人等岁数大了想法可能也会变。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就是八九十年代的20-40岁的这些打工的,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上大学,
: 一些在大企业获取还有档案,但是在农村的小工厂、或者工地的农民工,哪来的人给他们在社保局建档案。
: 你说的还是城市或者在单位干活的临时工或者民办教师。
: ...................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