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老金正式并轨了
这边刚因为延退的问题给了他左脸一巴掌,你又立即给了右脸一耳光。
咋地,你是怕只把左脸打肿了不对称吗?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那边的体制内医保不一样。
:
--
FROM 111.196.208.*
那是因为国企央企级关才有在单位。
哪些私企能把普通员工的档案放私企单位?
这样的如果私企自己改了,郭嘉(官方档案)是否承认呢?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档案在单位,所以才会各种写在里面啊。人需要档案的时候那当然要去找了,退休的话社保局下属有专门的事务办公室负责审档案出结果,北京的话会直接调档案查,外地的是发函看回复结果会要求对方必须有档案审查权。没有办过这些的人不了解办事步骤很正常,但人得相信一定有相关的流程。其实不需要退休的人用不着琢磨退休,等到需要办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
--
FROM 111.196.208.*
北京布队大院的各种退休人员的与企业的肯定不一样,不少都是有待遇的。普通企业的有几个能去北京医院后面的小院的。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北京确实是一样的吧,主要类似问题不是自家人那都不能追着人家一个劲的问。。
: 我感觉北京相对其他城市看起来是公平一点。
: 比如我家那边退休人员涨工资企业和事业是分开的,算法一直不太一样,总体看事业涨的多。
: ...................
--
FROM 111.196.208.*
说的就是八九十年代的20-40岁的这些打工的,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上大学,
一些在大企业获取还有档案,但是在农村的小工厂、或者工地的农民工,哪来的人给他们在社保局建档案。
你说的还是城市或者在单位干活的临时工或者民办教师。
例如我们村有个矿,矿上除了领导,都是没有社保的,这些工人干了十年20年,后来企业卖给私人了,就把工人全部都换了。这些工人去哪里补档案?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说的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嘛,那个时候大多数有工作的人有单位管。现在回头找工龄很普遍,社保局会有一个专门的账户处理这种情况,给做补建啥的。农民工类似,我老家的一个姐补了好多东西包括视同,就是特别特别慢,她前前后后等了两年才总算办完了,办下来了会给补发过去的,前面看病的也可以报。过去的单位也不是都有人事权,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档案是托管,想干什么了单位拿介绍信去比如过去叫人事局或者劳动局,会按干部工人的身份区分。
: 如果说的是现在,那么现在私有制企业的员工档案是自己放的,比如可以自己以流动人员的名义放在户籍地的人才,也可以放在单位的托管账户下。人才管档案的地方是很严格的,啥啥都有规定。比如现在社会上的人进了职称可以去要求放进档案,去填表提申请,肯定是要查真伪的。或者需要开档案查什么东西也类似,拿介绍信或者授权书去提单子,人家给复印,然后给盖个章视同原件。按说不可以想咋写咋写,当然就算能随便写,那么写了的人一定不会出来说。
: 最后,个人手里的档案原则上是无效档案,这种要先做档案认定,然后才能往下做,档案认定挺费劲的,跟补做档案差不多,所以档案这个东西甭管有用没用的还是要正经找个地方放着。
: ...................
--
FROM 111.196.208.*
是国企的时候,一线农民工也没有交任何社保。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种村里的矿被卖了的,我知道的有两种。
: 一种是当时给了一点钱把人打发了,比如我姨过去是大队的会计,我姨夫是村建筑队干活的,他们自己回家的时候都没干满15年。后来到九几年的时候国家搞过一次类似转正,给大队干活的人还有那种代课老师以及赤脚医生啥的,对于已经回家的人是干够了15年的给他们转了,后来这部分人有退休金,不够15年的给了一点钱就算了。建筑队那个也是,人走的时候给了点钱,那个建筑队后来没有了。
: 还一种是跟着走了,比如我舅舅当时也是跟着建筑队,后来建筑队在变成建筑公司的时候说人可以走可以留,他没走,现在已经退休了。
: ...................
--
FROM 124.64.22.*
花名册可以当证据来证明档案啥的?
需要什么流程呢?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企啥都有,人家的临时工也都有花名册,所有人的工资单必须封存,改制的话要做资料转移。国企的正式工是正经八百分过来调过来的那些,其他还会分比如大集体工、家属工还有临时工,一级比一级待遇低,但都有名有姓的,年头到了最后都能办退休。很多人是自己走了,又不知道回去找,被打个包扔在那里,这种情况的大约2000年各地都已经处理过了,但是社保只做材料接收并不主动补做账户,当时系统里还没有那个功能,都是要自己回去找了才能往下做。。到了零几年之后的,基本上各个地方都是干活的没有社保的那就是真没有了,可以并且需要去告,打赢了才有可能补,这种的要是找不到被告,那就没办法了。
:
--
FROM 111.196.208.*
其实你说这些也对,表面上体制外也能补了,但是真正办事的时候,你就知道体制内与体制外去走这些流程的差别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要去找单位开证明的。。
: 如果当时的国企还在以及现在还是国企,那么就容易一些,当初九几年各个地方出社保的时候国企给大家做过手册,正式职工是国家统一的一个棕红色封皮的,其他人比如合同工家属工啥的是一个绿皮的,还有没有其他颜色皮的不知道。找到这个本然后单位给开个证明,可以去社保办补建账户,补建的时候要先把现在的社保做个减员,然后那边给做账户维护,等补完了之后再增回来就行了,这样在社保之后的年限就有了。这个本同时也能证明视同年限,里面填着参加工作的时间,还有逐条的各种比如离职时间啥的说明。。我理解视同缴费认定没办法提前做,是等到退休的时候找到档案所在地的社保局下属管审档案的科室,档案需要是正规存放才行,然后他们会给找出来,缺啥东西他们会通知,一般都会缺,然后该怎么补怎么补,各种找单位盖章。。。
: 如果确实找不到那个手册了,单位开入职离职证明以及调工资单,然后也是拿着这些去社保做补建账户,其他都一样,没有社保缴费的那就等着退休了再做视同。。。
: ...................
--
FROM 111.196.208.*
我的意思就是,既然几十年内还是只有体制内才有视同,那就不叫算法一样,就不叫并轨。
【 在 sunsungll 的大作中提到: 】
: 8楼
--
FROM 111.196.208.*
国企以前就是体制内 现在也是半体制内。
【 在 sunsung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制外国企改制时候可能也有视同。不过可能是企业出钱了,比如卖地。当然体制内肯定吃香,不用卖地,直接拿税交钱
--
FROM 111.196.208.*
过度就是并轨前的过度,过度不叫并轨。
你生病了,需要做手术,医生说你需要调养,然后xx天后做手术,你在调养的这个时间就叫做手术了?
【 在 rjra 的大作中提到: 】
: 视同缴纳本身就是新老社保制度的过度,几十年内视同缴纳年限越来越短。
: 为啥不叫并轨?
:
--
FROM 111.1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