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本应届生起薪1.3万人民币 就业率好像好多年98%以上了
日本劳动力不足,所以毕业生就业充分,但上升空间小,规矩多
几年前去玩,和在那边做了IT公司小老板的同学吃饭聊起,说自己公司里四五十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差不多各一半,工资最高的三人都是中国的。中国人普遍给日本同行留下的印象是能力强,不稳定。不稳定包括两点,一是隔三差五要请假,国内这个朋友那个同学来访,这个姑姑那个舅舅来,请一天两天的,特别常见,日本员工会自己克服,或者频次低。二是比较活络,刚来工作还没贡献,公司养了两年成了熟练工了,就提出说另一家XX公司要他了,应该要涨薪才愿意留。而日本社会一定程度还认为,劳资双方有超越劳动合同的义务,相互体谅,一边不轻易解雇,另一边不主动提涨薪。
同学提到另一个很逗的事情,说中国员工胸前的工牌经常歪着不说,有时候还没有正面朝外,甚至有时候因为弯腰洗手的缘故,把工牌甩到背上,说日本员工认为这样特别失礼。
我说,前面说的劳资关系,可能中日社会有不同的预期,是个文化差异,后者是不是东洋人太矫情了。他说,确实有一点,不过日本就是这么个社会。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不太好找工作的大学生,建议考虑一下赴日本工作。
: [upload=1][/upload]
: [upload=2][/upload]
--
FROM 60.191.46.*
写了几句自己的见闻,怎么就挑战大家的底线了?
【 在 ksxfhs (ksxfh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堆人在国内找不到工资,啥分析都没用。。。
:
: 就像东施开个培训班,天天分析西施长得丑,可男人们嘴上不说,脚会很诚实的
:
--
FROM 117.147.4.*
只是来论坛换水,没准备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也没有什么套路准备填谁的肚子,给谁充饥
【 在 ksxfhs (ksxfh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这套路,在失业人员饿肚子时填不了肚子
:
: 说再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不就是典型的画饼充饥的套路么。。。。
:
--
FROM 117.147.4.*
真逗啊,写个见闻怎么惹到你了
来灌水,不是论证什么 。还论证别人更差,何况也没觉得别人更差
这逻辑水平
【 在 ksxfhs (ksxfh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话不错,在自己饿肚子的时候,论证别人更差没啥用。。。不会因为论证了别人更差,就能改变什么,该嫩死的还是嫩死,更何况别人再差也还是要好多了,肚子可不会说谎。。。
:
: 【 在 lutt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只是来论坛换水,没准备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
FROM 117.147.4.*
原来你是没饭吃的啊
【 在 ksxfhs (ksxfh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像一家人没饭吃,看到别家饭多,然后有人跳出来说:别人家饭里有砂子。。。
:
: 大家看到这种货色心很烦,再正常不过,不揍一顿算客气的。不能理解?
:
--
FROM 117.147.4.*
写两句见闻,来这里灌水而已,
一会儿认为是套路,一会儿认为是论证,现在又觉得是来辩论讲道理的,而且坚信自己讲赢了…
自己回帖,又声称自己不稀罕不接茬…
【 在 ksxfhs (ksxfh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都是正常人,你不正常而已
:
: 直接道理说不过,现在想转移话题到人生公鸡上了么。。。。。。这套路,几个粪版都乌泱乌泱的,不稀罕不接茬。。。
:
--
FROM 117.147.4.*
他是高中同班同学,在日本先打工,再创业的,和一个日本人合伙,他是大股东。有些年了,没细问,应该有十年了。
其实他去日本是挺偶然的事情。多年前,他在北京一所不太好的普通院校念书。人很热情,农村来的,家里条件很一般。有次大概是大二大三了吧,学生会还是团委啥组织,联系他,说有个日本老师假期想在中国走一走,希望能安排一个学生陪着做向导吧,有偿的,问他是否愿意。他就接下了这个事情,暑期陪着日本老师去了四川云南等风景名胜。期间,他认真负责,那个老师对他印象就很好。回京后,那个日本老师就问他,你大学毕业了,想去日本读研究生吗。他说愿意,于是那个老师叫他准备也学习日语啥的。毕业后就联系推荐他去了北海道大学,念了计算机的博士。博士毕业后,日本社会比较迷大公司的,于是还是这个老师,通过一些原先的学生,推荐他去了NEC。在公司里是为电信运营商做服务的。在nec做了一些年,也了解熟悉了情况,觉得有不错的机会,才自己出来创业。如今在日本已经二十多年了。我问过他,在nec出来前算个领导吗,他说哪有啊,日本要熬年头的。
班里同学去旅游,如果去东京,基本上都会安排见面。上次聊了会,他说公司里日本人平均薪酬,大概是五六百万日元吧,中国人稍微高一点,超过一千的五六个人,基本是中国人。新员工薪酬就低好多。
吃饭的时候,我问他,据说日本对创业不太友好,此事当真?他说是有点,主要是新公司,啥也没有,技术市场总得占一样,技术牛逼的,不是美国就是中国。他说自己起步的时候,是因为在nec做了好多年,和客户建立了足够的信任,他出来后自己做,那老客户愿意把单子交给他。
【 在 frompriv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这位在日本当老板的同学,是从国内的公司外派到日本的吗?还是他在日本当地的公司工作?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NE-AL00」
--
FROM 60.191.46.*
职业上确实是,他自己也提到过,所有的生意规则都按照日本视角。但说如果是日本人,当时可能不会选择辞职出来创业。
说自己永居多年,坚持没入籍,两个孩子也是中国籍。大的出生时立足未稳,在让外婆带回国内两年,觉得自己就是中国人。不过小的有点身份认同问题,在日本长大,中文能说,写的不好,家里告诉他是中国人(温州人,洛阳人),但孩子自己有时候觉得好像是日本人,让他们两口子有点苦恼。
【 在 FreshSun (fre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同学已经日本视角了
:
: 【 在 lutt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日本劳动力不足,所以毕业生就业充分,但上升空间小,规矩多
--
FROM 117.147.4.*
真是怀疑一切啊
费那劲编个故事
【 在 histospring (卖瓜老农)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类给甲板大妈看的文章你也当真?
: 首先,给来中的日本人做导游,要通日语,否则日本人找他干啥?
: 去 NEC 做翻译?
:
--
FROM 117.147.4.*
我那同学在日二十多年了,全家都还是中国籍,因为永居,在日倒也没什么不便。他说永居比入籍还麻烦。
有四个人关系很好,小群经常聊天,问起他以后会不会回来,他说自己老了应该会回来,觉得自己只是外出谋生而已,和那些在北京广州西安做生意的乡人并无区别,距离上没有更远,回老家频次也差不多。
另外,他说在日华人和日本人比,做老板的想法还是活跃的多。还举了个例子,有个博士师兄还是师弟吧,同门里算是最有钱的。因为放弃了本行,出来卖鞋,做的蛮大,日本同学非常难以理解。说是日本人觉得应该念书进大公司,然后熬年头往上爬,中国人会受不了。
这点,在另外有个大学同学身上也得到验证。这个同学在日做到东大副叫兽,但是国内的创业热潮让他心痒,前几年就把那边基本歇了,回国创业。
【 在 heisenbergyh (风起)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学媳妇日本籍,他两口子在日本,马上回国给娃上户口。
说明他们心底里并不认可日本
--
FROM 117.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