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会议被噎着了--做研发的真是没那啥了
一个好歹也是电科院毕业的博士,领导说一句“你这‘电压无功协调控制’,要改成‘无功电压协调控制’啊”,然后把整个ppt中这个词儿给替换了。我在边上听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怎么着,这玩服从性测试啊”。至于这位领导,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纯粹是外行刷存在感的。
我上次做了一个项目,因此这次轮到同事负责该项目了,更是让这位同事忌惮,无时不防。从责任起见,我也就专业提出,诸如面临的问题,需要加上对方关心的啥啥啥,再设计针对性解决;提出的指标即可,轻易不要提体系概念,不到这个程度;好吧,对方两人听了就愣上几秒,想说话又没底,索性就当没听到。
我就搞不明白了。这从事了30年的专业研究开发,拒绝跟同类专业人员交流讨论技术本身,而是对外行领导挑字眼就奉若圣旨,甚至不惜当场改图片内容,这种是属于低自尊心理吗?
我都想不出那么刁钻的质疑,什么“技术方案,这应该是用动词提出,不是用构建两个字”,好吧,我随口说了一句,“用设计吧”。得,我自己都当没听见了。
--
修改:masterlv FROM 120.244.42.*
FROM 120.244.42.*
一言难尽。看着一些个人“沐猴而冠”,借个平台,被单位中层赋予一点组织会议的权利,就俨然把他自己当做了项目负责人。其实在我看来,从上到下就是一个“服从性测试”,结果是,把那些有专业素质的人给异化了。
我反正是做不出来,那位科研同事目前做的事,为了迎合领导报奖,没底线造科研假数据,转过头来就把这事儿当“能力”。我是太清楚这中间的分寸了,因此我是不会掺和抢资源的。
有的时候,有一种无力感,人家这是降维打击。
大家都说李白,纪晓岚这些文人品性不行,现在我很能理解,那些皇帝的近侍中,没底线的人太多了,可能影响到了他们的底线。
我之前被保护得比较好,因此还保留一点专业自尊吧。
【 在 K1D 的大作中提到: 】
: 研发是最没地位的,虽然天天挂在嘴上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207.4.*
我在开辟新领域,如果缺了这锐气,我就不会去做了。
因此我是无法理解,这搞研发的,没有一点主见和想法,就好比被阉割了一样。
很多人可能认为,会议上领导说啥就是啥,会议后自己干就行了,不耽误。
事实上这如同园艺裁剪树枝,已经是通过某些心理暗示(如服从性测试)或者压力手段,负面影响到创新想法了。
【 在 xaw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原则错误的话 领导说啥就对对对 好好好吧 这一看还是有锐气
--
FROM 111.207.4.*
这会议的目的是交流汇报,除了给领导看之外,还有其他专业人员的交流。谁也没这么本事,可以拒绝其他人的方案建议。这也是我看着对方蹊跷的地方,这属于一种强烈的防御心理了吧。
【 在 firedolph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不是切脑袋还是切屁股的技术关键决策,领导说啥是啥得了,叫那个劲干啥。叫板起来自己吃亏。
--
FROM 111.207.4.*
你说的,倒是启发了我。
我也是搞科研的,其实前面提的建议,属于有不同的意见,但也没到原则问题的高度。
估计每个人能接受技术交流的程度不一样,我只不过用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给对方建议,既然这是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一,那花心思精益求精也是应该的。
【 在 xawm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 我都加了非原则问题的前提
: 而且与人相处有锐气和开辟新领域有锐气也不冲突
: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 中登也本不该对年轻人指指点点的 保持锐气挺好的
--
FROM 111.207.4.*
我为什么说,我做不出一些事呢。
就这所谓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还是“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这位同事还专门去领导汇报,说是改好了,也难为他把这些字眼,包括什么“构建”改成xx,什么标题从“课题”改成“研究”,什么图片给改了字体颜色等等,列了一个单子逐一回复,跟领导“相谈甚欢”,笑声响彻办公室。
我不知道这位同事,他就是这性格,还是投领导所好,不谈技术问题,就谈这些字眼细节“已经改了”,做到了“事事有回应”。这样的心机,怎么说呢,真是让我扣脚趾头。
因为我知道那个领导心术不正,刚来没几天就怼上了,看穿了这家伙的虚实,好长时间来都不好意思召集会议,最近才发现又活动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演戏”了,我倒不在意演戏,智商不高的人容易哄;只是在意,如果我的时间精力都去干这点屁事,那就真对不起自己了。
得,今天是周五下午,多发个帖子,算是冷静地剖析,调侃,用“蝇营狗苟”一词去形容,是不是很贴切?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好歹也是电科院毕业的博士,领导说一句“你这‘电压无功协调控制’,要改成‘无功电压协调控制’啊”,然后把整个ppt中这个词儿给替换了。我在边上听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怎么着,这玩服从性测试啊”。至于这位领导,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纯粹是外行刷存在感的。
: 我上次做了一个项目,因此这次轮到同事负责该项目了,更是让这位同事忌惮,无时不防。从责任起见,我也就专业提出,诸如面临的问题,需要加上对方关心的啥啥啥,再设计针对性解决;提出的指标即可,轻易不要提体系概念,不到这个程度;好吧,对方两人听了就愣上几秒,想说话又没底,索性就当没听到。
: 我就搞不明白了。这从事了30年的专业研究开发,拒绝跟同类专业人员交流讨论技术本身,而是对外行领导挑字眼就奉若圣旨,甚至不惜当场改图片内容,这种是属于低自尊心理吗?
: ...................
--
修改:masterlv FROM 120.244.42.*
FROM 111.207.4.*
好吧,我承认,职场演戏并不难,难的是没有底线。
【 在 gxm24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太当真了。
--
FROM 120.244.42.*
其实,科研做到了目前这个程度,基本上原理机制已经通了,无功影响电压的机制以及如何应对方案都能说出一二三四,区别就是可能没看过某些论文,在技术方案上有一点区别,然后再经过同行指出之后,能添加进去,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
因此,能够平和接纳同行的建议,意见甚至批评,这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且效率颇高。
我目前主要精力都在人工智能算法上,这在形式上,就是搭建起一个闭环框架,然后通过数据集和评估指标,实现各种算法的改进,目前也基本就在眼前了,代码段都准备好了。
前一段时间,则是专门花了几天时间,去整理以前无功协调方面的理解,说实话,不是我夸口,这做技术科研,真有所谓开窍一说,这过了厚积薄发的阶段之后,就如同翻过了一道门槛,再去考虑同样的问题,那能做到稳准狠,能想到当时没考虑到的问题。
因此,前几天的会议中,我也是尽到了一点责任,把接下来要写到专利中的部分内容都点到了,至于同事是不是愿意接受,那也不在我考虑之内。其实站到未来1-3年的跨度,人工智能算法替代这类有功无功控制系统是必然的结果。
从人工智能这个角度去分析思考,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上,在很多研究领域,都是颠覆性改变以前设计方案,迅速提高认知的途径,这也是我为什么有底气不参与抢资源,还能以调侃嘲讽的态度看待的原因。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开辟新领域,如果缺了这锐气,我就不会去做了。
: 因此我是无法理解,这搞研发的,没有一点主见和想法,就好比被阉割了一样。
: 很多人可能认为,会议上领导说啥就是啥,会议后自己干就行了,不耽误。
: ...................
--
FROM 111.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