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统计学的魅力
看来不是没见到税务局那个个税两位数下降的统计…
【 在 zhenniub (真nb) 的大作中提到: 】
: 满篇胡扯淡的垃圾文。
: 直接看统计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值: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 你可以直接怀疑统计局造假,但不要写这些脑can的东西
: 【 在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64.22.*
你确定?
人均工资增长6.8。 个税缴纳两位数降低,这怎么可能同时满足?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母都是全体人口,你连这个都想不明白,还扯什么呢?原帖傻你也跟着傻么?
:
: 【 在 Klein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家说的就是人家说的就是工资性收入,你扯什么可支配收入
--
FROM 124.64.22.*
呃。 个税起征点调整那是6年前的事情。 能不能不搞笑?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确定,增加过免税额度。
: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确定?
: : 人均工资增长6.8。 个税缴纳两位数降低,这怎么可能同时满足?
--
FROM 124.64.22.*
我翻译一下就是低收入的工资涨了。高收入的工资降了。 共同富裕有效果了?
【 在 lixianghui (傻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免税的涨得多,交税的在下降。
:
:
: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64.22.*
税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提高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税规模达到391.8亿元。
这也就三百多亿,个税占比2.5%左右。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老人小孩各加了1000免税额度。
: 国发〔2023〕13号
: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呃。 个税起征点调整那是6年前的事情。 能不能不搞笑?
--
FROM 124.64.22.*
税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提高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税规模达到391.8亿元。
就这点,差着数量级呢。
【 在 zhenniub (真nb)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这么多人啥都不懂还特别自信?
: 去年个税抵扣从3000涨到5000了,对大部分人都相当于个税起征点提高了2000了,这是巨大的影响,这你都 不知道,还在这嘴硬抬杠
: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呃。 个税起征点调整那是6年前的事情。 能不能不搞笑?
--
FROM 124.64.22.*
数据都给你了就不能自己算算?
23年这个调整对个税影响是三百多亿,而一年个税总额是1.5万亿。 你算算这个占比是多少。 如果说两个月个税减少16%,就是说俩月就少收了三百多亿。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说的到底是2024年前两个月的数据问题还是2023年和2022年比的问题?
:
: 2023年个人所得税14775亿元,同比下降1%。这不对上了么?
:
--
FROM 124.64.22.*
很明显你没仔细看个税缴纳明细就想当然了。
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扣除都是按月计算的,平均分摊到每个月里的。不是在一月份工资里就把全年的扣除额都用掉的。
个税app里点开累计收入与扣除详情。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个月减少16%很正常啊,前两个月大多数人加上这两千之后,处于低税率阶段,甚至可以不交税。你可以算算自己去年头两个月交了多少,今年交了多少。我反正税前提高,税还少了。
: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数据都给你了就不能自己算算?
: : 23年这个调整对个税影响是三百多亿,而一年个税总额是1.5万亿。 你算算这个占比是多少。 如果说两个月个税减少16%,就是说俩月就少收了三百多亿。
--
FROM 124.64.22.*
呃。我不交税?
你说了算
【 在 Hebe (H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老一小的话,每个月多抵扣是2000,一年24000。有老两小的话,是一个月多抵扣3000,一年36000。之前帖子里已经很你说过了,你一直错误认知是全年几千。话说你不交税的人为啥那么信誓旦旦呢。
:
: 53楼|madeinchina|2024-04-17 20:52:53|只看此ID
: 回复|发信|转寄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