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主要区别
【 在 xu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能保证仿制药利伐沙班药效的话,一种可能就是立刻死亡,几十块生活费都不用了。另一种就是残疾,各个小区里面半边身体不能动弹还在拼命走路康复的老人属于此类病发作的轻症患者,重点的患者都躺床上等死,挣几十块钱生活费想都不要想。
: 如果不能有起药效作用,致死致残率大于90%。这玩意可不是感冒药吃不吃都大概7天好。
:
: ...................
作为业内人士,建议了解下药品一致性评价和国家医保局的真实世界研究。其实作为从业人员,是不希望看到集采的,企业利润被国家压榨的太厉害,还有些药企为了独占市场,恶意降价。但作为普通人来说,药品降价带来的好处也是显为意见的。
https://new.qq.com/rain/a/20231017A07P0W00--
FROM 183.230.177.*
【 在 yaosi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临床一线医护,比可乐和奶茶还便宜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麻醉药就用在大家身上,好不好去看看小红书和医学论坛的吐槽。
: :
很多吐槽也是不客观的,一致性评价和国家集采,药品零加价是动了大蛋糕的;像麻醉药这种用药个体差异大的药品类型更是如此,是最容易被攻击的。
--
FROM 183.230.177.*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为了低价招标
: 国家不管一致性评价实验作假
: 你要什么结果都能做得出来
: ...................
制度是好制度,如果有企业作假的,该查查,该罚罚,因噎废食不可取,但你说国家不管作假,我想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相信。
--
FROM 183.230.177.*
【 在 boru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白了,你还是不敢直面国内药品上市的实际流程和年限,也不敢回答我问你的药品的副作用列的情况。
:
你不是业内人啊,如果是创新药,上市各国间还有差异; 如果只是仿制药,原研药把该做的事都做了,还有什么区别。只要过了一致性评价,就认可上市,这一点无论欧美还是日韩这些比较好的法规市场都是一样的。药品副作用那块儿更是扯,只要是同一通用名下的同一药品,仿制药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只能跟原研一致,你是不知道国内药企卷的厉害,说明书这种无关质量的,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说明书简单的情况有,但至少都是要经过药监部门审核的。
--
FROM 183.230.177.*
【 在 pig2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一个角度我还有点印象,仿制药的主要成分标准,其含量允许误差范围比较大,-15%到+15%左右,弄得药效成分含量越来越低。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药品质量标准都是药典规定的,无论原研还是仿制都是遵照执行,而且一般都是正负5%,因为还要考虑到检测误差,所以其实差别并不大。
--
FROM 183.230.177.*
【 在 eyep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像集采出来之后这些人才吃得起药一样。集采是个什么东西大家一看就明,你要真的为广大老百姓着想,可以两种都留着啊,价格不一样就行,低层肯定选价格低的。现在呢?价格高昂的中成药在目录,原研药却没了,你是怎么好意思打着为了老百姓旗号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Watch」
既然集采,就要公平竞争,按分数排名,原研既有进集采的,也有不进集采的,每个原研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小九九,怎么可能因为是原研就必须进集采。中成药这个的确不好说,现在国家政策保护传统医药,不开展集采,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中成药利润高,肯定喜欢开,作为病人,尽量跟医生说不开就完了。
--
FROM 183.230.177.*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属于活在书本里
: 现实中想作假办法多了去了
: 只要把关不严
: ...................
哈哈,我可不是书本里,我就是业内人士,要说作假肯定有办法,哪个行业没点特殊情况呢,但是药品的特殊性,其监管绝对是非常严格的,你可以了解下郑XY,就他那个额度,要不是在这个行业,会被执行死刑,所以把关不严的后果还是很重的。查出来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药品造假的量刑绝对是所有行业中最重的那一级。
--
FROM 183.230.177.*
【 在 woshishe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怎么说呢,家人吃的一种原研药,大概一个月三千多,自从集采了国产替代药,药价是降了很多,只有几十块钱,但是我现在国内根本买不到原研药,医院、药店都说没有,网上也没有,要托朋友去境外买了代回来。不知道是厂家因为市场太小,不在境内销售了?我觉得不应该,因为这种病还是很高发的,使用的人应该不少,我们愿意自费,但就是境内买不到,或者没有正规途径买。这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了。。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偶发,原研厂家的人力、销售费用都是很高的,如果没有地产化全靠进口,物流费用也很高。所以过了专利保护期或者国家集采,仿制药竞争厂家太多都会导致其在市场端进行取舍:有些会选择跟随降价保留人员和渠道,用新药补贴;有些会专攻院外市场,让有钱人买单;有些权衡后直接就退出了。
--
FROM 183.230.177.*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郑晓玉那都什么年代了
: 领导都换过好几轮了
: 老毕在的时候
: ...................
别的我不好说,至少我所在的企业和了解到的,还是按照指南老老实实做一致性评价的,我相信这类企业也肯定是大多数,因为这个一旦作假被查,主要负责人都是要吃牢饭甚至掉脑袋的事,都到企业管理人员级别的,应该不会想赚这个钱
--
FROM 183.230.177.*
【 在 yaosi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吐槽都是基于客观现象的,所谓个体差异仅仅是原因之一
这么说吧,当没有仿制药的时候,吃原研药的出现副作用或者无效用(在原研的临床试验中均可查到),患者能怎么办呢,感叹命不好,制药科技不发达?当有了便宜的仿制药后,再出现副作用或无效用的时候,就会说,要是吃原研药,肯定就不会有,就能治好?所以是当有的选择后,负面的事情才会被放大和吐槽,当只有原研药的时候,你让他吐槽也无力吐槽。
--
FROM 183.23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