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夜深了,给“独立开发者”们讲个故事吧
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区的一栋独栋民居里。他们的 CEO 具有非常友好、优雅以及乐观坚定的气质,而整个团队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经过一下午的了解,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团队。
但是我最终没敢接 offer。
因为在面试过程中我发现,这家 startup在尚未找到 PMF 的情况下,已经招募了十几名员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初级水平。一般而言,对资金比较敏感的团队不会这么做。此外,团队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他们所做的更像是随心所欲的探索。
回到家后,我简单查了一下 CEO 的名字,一切都明了了。他的家族有专门的 Wikipedia 页面;他父亲创办的公司年营收达到数十亿。他第二天就可以成立一家新公司,这家公司的失败对他来说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对我来说却不是这样,我没有那样的试错机会。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普通人,你可以自认为是“独立开发者”或“超级个体”,但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冲动地去全职创业。别人的试错成本和你不一样。
你要尽量降低自己的试错成本,让自己有多试几次的机会。操作上来说,多做市场调研,使用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模版,尽早跑通 MVP,多多寻求用户反馈,尽可能缩短 feedback loop。盲目辞职创业,只能让你快速耗尽资源,陷入困境。理智的做法是在保持日常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来逐步推进你的创业项目。这样一来,即使创业失败,你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此外,尽量与有经验的创业者交流,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你避免走弯路。
最后,我刚才去网上查了查,这位 CEO 的公司名字又变了。
--
FROM 119.130.170.*
创业能成好多都是已经盖不住了,不得不出来单干,多数愣头青一腔热血飞蛾扑火,没搞清楚状况,对于国家无所谓,拿出你的积蓄,输光了安心去打工,万一赚了,国家是隐形股东收税25%,你说国家会不会鼓噪双创呢?大多数人,还是适合大树底下好乘凉
【 在 acse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 ...
--
FROM 120.245.108.*
但是本版大部分发言的人不这么看啊,他们都认为老板肯定赚钱发财了,老板怎么会失败。老板就是压榨我的。
说的更直白点就是我要高工资还要多休息,你赚到的钱其实都是我帮你赚的,你赚了就要给我多发,你赚的少了我的不能变,更何况怎么可能你赚的少
【 在 hfdxm 的大作中提到: 】
: 创业能成好多都是已经盖不住了,不得不出来单干,多数愣头青一腔热血飞蛾扑火,没搞清楚状况,对于国家无所谓,拿出你的积蓄,输光了安心去打工,万一赚了,国家是隐形股东收税25%,你说国家会不会鼓噪双创呢?大多数人,还是适合大树底下好乘凉
发自「快看水母 于 ALN-AL00」
--
FROM 139.227.115.*
去初创公司,跟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如果你去了这个公司,也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即使这个公司不成,后面也有公司可能成,即使都没成,在过程中也未必会亏待你。甚至大概率比你现在混的更好。
【 在 acse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区的一栋独栋民居里。他们的 CEO 具有非常友好、优雅以及乐观坚定的气质,而整个团队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经过一下午的了解,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团队。
: 但是我最终没敢接 offer。
: 因为在面试过程中我发现,这家 startup在尚未找到 PMF 的情况下,已经招募了十几名员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初级水平。一般而言,对资金比较敏感的团队不会这么做。此外,团队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他们所做的更像是随心所欲的探索。
: ...................
--
FROM 114.254.174.*
本来双方就是合作关系。各取所需。
光强调风险拿做个日结的三和大神风险最低。
【 在 acseed (advanced CS EE departm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区的一栋独栋民居里。他们的 CEO 具有非常友好、优雅以及乐观坚定的气质,而整个团队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经过一下午的了解,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团队。
:
: 但是我最终没敢接 offer。
:
--
FROM 110.251.33.*
re
以前接触过一些类似的创业者
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
人家算“玩个创业”
基本上就和“玩个乐队”相差不大
【 在 acse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区的一栋独栋民居里。他们的 CEO 具有非常友好、优雅以及乐观坚定的气质,而整个团队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经过一下午的了解,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团队。
: 但是我最终没敢接 offer。
: 因为在面试过程中我发现,这家 startup在尚未找到 PMF 的情况下,已经招募了十几名员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初级水平。一般而言,对资金比较敏感的团队不会这么做。此外,团队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他们所做的更像是随心所欲的探索。
: ...................
--
FROM 112.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