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写一个失业的心得
房子一卖,回老家或者找个环境好的小城市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101.246.166.*
开滴滴、当保姆、送外卖你不干谁干 让年轻人来不是更没希望
--
FROM 223.70.236.*
国企多大岁数之前能上岸呢?
【 在 autohaw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出来的时候,私企外企正火,也不能说这个决定由毛病,只能说中国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快的大家来不及反应,我是2010年研究生毕业,华五,这么多年也没混出啥来。想要大成,机遇和选择太重要了,而人才,多的是,就跟买彩票,总有人中大奖,但是你指望大多数人中大奖,也不现实。
: 我去年上岸找了个国企,其实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14.254.10.*
不能睡懒觉,早起早打算,做点工作以外的
【 在 Multim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6点起来干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
FROM 223.104.67.*
普通211硕士为什么要在北京混呢?不可理解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112.4.142.*
RT
--
FROM 119.123.138.*
孩子上大学省事儿了,事业应该不再是重心了,可以把房子租出去游山玩水?
如果是事业型的人,那就多看看外面的机会呗。
女方事业身份出来,应该是55退休吧。
还年轻,体检照顾好身体,再拼吧。
【 在 MG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房子一卖,回老家或者找个环境好的小城市
--
FROM 120.245.118.*
卖房的确是优选,否则过几年什么都没有了
--
FROM 59.66.100.162
10年前很难看到这一点吧?从历史看,中国4000年,也没说40以后该失业。体制内也不一定是GWY,也没资格借鉴历史上官老爷才是人上人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40以后也是好日子。
他们出来的时候,大约08年?的确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年代。
【 在 DDRT 的大作中提到: 】
: 40岁从体制内出来是错误的。
: 40岁在体制外很容易失业,应该在体制内才对。
: 正确的做法是年轻时30岁以前可以在体制外试试,30岁以后必须到体制内庇护所了。
: ...................
--
FROM 124.64.22.*
~~~上次未发表的内容~~~
你这体制内是啥体制内?街道?
【 在 warmersnow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年轻人都觉得:你们这两个老家伙,回家躺着吧,干嘛还跟年轻人抢饭吃。但是,老家伙没有积蓄,手停口停,如果有办法,没有人愿意在职场上受气。也许有人会说开滴滴、当保姆、送外卖,可是老家伙们想不通,难道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人老了只能干这些工作?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