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写一个失业的心得
接近40大都都处级了,还出来干啥呢?
体制内也混了十几年了还没分房子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rokenw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他们年龄,接近40的时候出来的。就是没赶上这波体制内红利。
: 我15年前在体制内,月薪只有1000多。。。
--
FROM 114.255.243.*
35岁没有上领导岗位,基本没戏。
当年楼主家庭缺钱,那个也是必须的。
十多年房子涨价太多了
【 在 t3w4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近40大都都处级了,还出来干啥呢?
: 体制内也混了十几年了还没分房子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6.130.208.*
房子卖了去廊坊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171.218.186.*
45是还年轻,按现在人生育年龄,小孩最多也就初中,怎么可能回老家躺平。
【 在 panggu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既然孩子上大学了,可以考虑回老家躺平,我感觉我最多撑到45岁就差不多了。
: 随便找个工作干,低欲望。
: 要么就是出国,国内牛马太多了,未来十几年还是每年毕业1000多万大学生。
: ...................
--
FROM 223.104.41.*
首先经济就是一切的观念就是错的,必然导致今天的结果。而且把任何生活必需品弄成
高价就是在作孽,这个经济的主体就是地产。人们生活没有变得更容易,更难了,年龄
歧视更是作孽。越来越难了。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183.216.106.*
最大的体会就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还不感恩。以后再也不教了。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39.144.218.46
体制内不要说副处,实职副科都没那么容易,大部分人还是底层员工到退休。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1.82.124.*
两套房加大几百万存款就有底气。我们单位有个打工人,五十多,家里条件可以,打工多少有点打发时间的意思。工作很认真,有次犯了点小错,而且无意的,领导批评了几句,说了几句重话,一般人过去就完了,继续干活呗,人家不受这气,立马辞职回家了。
【 在 chileungku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年龄,真的可以享受生活了。如果工作干着开心舒服当然继续工作也挺好,如果干着拧巴或者特别累压力太大或者被周围持续PUA ...
--
FROM 111.52.99.*
跟楼主境况差不多,我老公52,我50。两口子也是一般211硕。我们两口子也是体制内,刚开始确实非常艰难,工资太低了。我老公无数次想辞职,但都被我摁住了。我们生孩子晚,孩子还没上大学,下个月高考。你们被动的地方是女方应该留在体制内的。但没有回头路,一切选择都是基于当时最好的选择。我们是在艰难时期两个人趁孩子读小学时考了一些证,反正陪孩子读书,闲着也是闲着,有了这些证在手,不怕失业,多大年纪都可以出去干活。
不过这年纪了,孩子也上大学了,花销不会太大,不要焦虑,好好锻炼身体,好好享受现在生活才是最应该的。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两口子,男52岁,女49岁,当年都是普通211硕士,年轻时都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低到在北京很难生存下来(很多体制外挣高薪的臆测体制内各种福利,其实仅仅是臆测,体制内的人都清楚),为了生计,接近40岁的时候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当时应该出来一个人)。
: 出来这十来年,因为能力有限,也没挣多少钱,但是能满足的正常的生活。
: 把房贷还完,孩子上了大学,觉得生活进入正常轨道了,没想到遇上经济*****,年龄歧视,双双处于半失业状态。
: ...................
--
FROM 223.72.43.*
贫贱不能移
【 在 smart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钱别移民…
:
: 【 在 xpang (薛蟠)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