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职业稳定性 收入预期是一个理性的成年人做重大决策的主要参考
比如购房 比如结婚 比如生几个娃
不否认一些人头脑发热做决策 也不否认一些人已经财务自由或者思维意识已经超脱经济范畴 率性而为
但是大部分成年人主要考虑的还是职业稳定性 收入预期
别拿上世纪动辄生4,5个说事 首先是生一个投入产出很高 再就是上世纪农民认为一辈子务农也算是职业稳定。你要是暗示他明年就没地种了,他也不敢生了
所以促房产促生育促消费 连35岁的问题都不解决 连双休都保证不了 无异于缘木求鱼
--
FROM 180.213.206.*
是 就35岁这个问题 比什么扫黑反腐防疫 容易100倍
不是做不到 是真的什么也不想做
【 在 pepsi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国家就是不想管,或者生不生的他们其实并不担心,所以就打打嘴炮,大家听听就好。
--
FROM 180.213.206.*
所以呢?
有些人是主动不想生 有些人是被动不想生
承认被动不想生这部分是经济因素承认房地产畸形发展有罪 承认就业不乐观 承认现在职场生态恶劣 承认现在普通人婚姻有诸多问题 有那么难吗?
如果只是主动不生这部分 出生率也会下降 但是不会这么快
直面问题有何不可 为什么躲躲闪闪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谈理性,就要做研究,再得出结论。
: 上世纪生4、5个孩子,是因为农民觉得自己的职业是稳定的,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才生的?
: 纠正下,不是上世纪,是中国持续好几百年都是生一堆的。原因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所以生,而是因为有后顾之忧才生。
: ...................
--
FROM 180.213.204.*
我的同事朋友 体制内普遍2个孩子 体制外特别穷的普遍2个 体制外不太穷的1个
个别 有钱人 老婆都不止1个 孩子好几个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啥?
: 我只是说,你在主贴里说的上世纪生一堆孩子的论据推论不正确。
: 至于当前为什么生育率低了,上面有人也说了。女性地位提升、受教育时间长、避孕技术普及、经济水平提升等。这些都是生育率降低的原因。
: ...................
--
FROM 180.213.204.*
按本地外地分 90后
本地土著 普遍结婚早生孩子早 不止1个孩子
外地的 短期稳定不下来 普遍结婚晚 有的结不起婚还单着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啥?
: 我只是说,你在主贴里说的上世纪生一堆孩子的论据推论不正确。
: 至于当前为什么生育率低了,上面有人也说了。女性地位提升、受教育时间长、避孕技术普及、经济水平提升等。这些都是生育率降低的原因。
: ...................
--
FROM 180.213.204.*
因为我身边的朋友买房早啊 要是跟90后一批 恐怕有些婚都结不起
就是不承认是经济因素 对吧??哈哈
那要不说说明星这个群体 他们满足你说的条件 据我所知大部分是有孩子的 而且不止一个
你怎么解释??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你身边朋友情况来看,其实生育率还好。
: 你这个是结果。你有空和他们聊天时,可以讨论下我上面给你的问题。假设他们养老、医疗、居住、教育都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主要想做什么。
: 因为之前有过一个纪录片,介绍德-国社会。德-国的假期非常多,物价也相对便宜,人们不存钱,有时间都是满世界玩。当然如果愿意生孩子z f会给予大量补贴。
--
FROM 180.213.204.*
你要提德国 那看我另外一个帖子
中国还没发展到那么发达 可是出生率却降到那么低 是不是一部分生育被经济抑制了?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你身边朋友情况来看,其实生育率还好。
: 你这个是结果。你有空和他们聊天时,可以讨论下我上面给你的问题。假设他们养老、医疗、居住、教育都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主要想做什么。
: 因为之前有过一个纪录片,介绍德-国社会。德-国的假期非常多,物价也相对便宜,人们不存钱,有时间都是满世界玩。当然如果愿意生孩子z f会给予大量补贴。
--
FROM 180.213.204.*
所以 你也承认是经济因素抑制了一部原生家庭基础差的人买房结婚和生孩子吧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IP你应该在天津。
: 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第一代移民都是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他们的付出是他们子女能够在大城市立足的基石。如果从小地方到天津这种大城市,第一代人都很不容易。
: 除非原生家庭条件优越,否则很难和土著一开始就在一个水平。土著也是经历了很多代的积累和沉淀,当社会逐渐固化后,靠单一个体的逆袭就更加困难。选择大城市定居的年青人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
: ...................
--
FROM 180.213.204.*
你只看到当年城里人吃穿用拮据生活条件差
可是忽略了房子是分的 工作是可以干到退休的
这就是生孩子的底气
你现在告诉那些你眼里的不婚不生的 你结婚生孩子就白送你一套房 一份可以干到退休的工作 工资一般
第一年民政局排队 第二年产房爆满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不承认经济因素会影响生育,而是这个不是主要原因。这也不是我说的,你可以去看看社科方面的论文,经济原因对生育率的影响问题阐述的非常清楚了,对比数据都有。
: 我年纪比较大,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前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一大家子人,挤在十几平的小房子里。各种上下铺、拉帘。假期时,年青人要见缝插针的过夫妻生活,老人主动上外面回避。没到月底,钱粮都见底儿,去街坊同事那里借几块钱,捱到发工资。就这,每家生一大堆。我说的不是个例,或者某个特定群体,就是城里工人阶层的普遍现象。他们是因为买房早或者没经济压力所以生么?
:
--
FROM 180.213.204.*
你说不是小地方流动到大城市的群体生育决定的 那是什么决定的?
农村去四线小城 四线去二线省会 去一线 这个规模多么庞大 你年纪大应该知道
每年1000万的毕业生 很多都是小地方的 留在了大城市
他们的生育如果都不起决定作用 那你眼里就只剩土著和农村了 土著和农村生育率一直都不低 因为没啥压力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育率是宏观问题。宏观问题要看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当然会抑制原生家庭的生育。没房子,连老婆都娶不到,还怎么生孩子呢?但是这种从小地方流动到大城市的群体生育率,是决定整个社会生育率的主要因素么?
: 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一般都是有预期的。为了在大城市站住脚,要付出比土著更多的艰辛。这种艰辛涉及户口、住房、人际资源等方方面面。如果不愿意付出这些,也可以赚几年前回老家。都是个人对生活的选择。
: 土著奋斗了几代人才达到的高度,一个一穷二白的新市民就想赶超,那是何其之难。
: ...................
--
FROM 180.2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