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嘉峪关那个选调生的事。也跟体制内的朋友聊了聊。
说实话,这种学生,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其实都不会受欢迎。
简单来说,吃不了苦,还自视甚高。
她去的是嘉峪关的市直单位,嘉峪关是正儿八经的地级市。
市直单位,研究生学历进去,大概率可以直接给四级主任科员也就是副科待遇,而且由于是选调生,还是名牌大学选调生,组织部在安排上也是会考虑的。(名牌大学和选调生这两个身份叠加在体制内还是很吃香)
但是她全文表现得,无病呻吟,吃不了苦,还是个典型的投机主义者。
很简单,她学历高,所以去考选调生,选调生的考试难度其实要比国考省考要略低(竞争人数要少点)
她考选调生的目的是回兰州老家,最好进一个市级单位。进去就能享受省会城市的优越生活。所以一开拍实际上就动机不纯。
但是,天不遂人愿,失败了,没留在兰州,去了嘉峪关。
嘉峪关,同样是市级单位。待遇上可能(不是本地人我就不猜测)差点,生活方面,差点(西北和九省通衢的武汉不能比)
所以她愤怒,抱怨。因为投机失败了。她没有办法享受生活。
当然她很怂。她拿着九份offer,不存在找不到工作,但是却去考选调生。说白了就是看中她自己,一个女生,进了体制内,可以躺平。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在大城市奋斗和回老家躺平,她选择了躺平。
在寻求体制内上岸的途径中,她选择了赌一把,考选调生回兰州,而不是去考难度更大的国考或者省考,国考省考是精确到单位的,她完全可以挑一个她心仪的单位和岗位回兰州,当然代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考试,可能是几百比一的报录比。
也就是在一连串的投机中,她失败了。仅此而已。
当然了,后续档案里肯定要记上一笔,或许体制内大概率与她无缘,毕竟组织部对于政审还是很看重的。
大型企业,人力部门,多少要掂量一下,毕竟公司要的是能干活的牛马,不是进来享受的少奶奶。
--
FROM 112.6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