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到岸价低,国内价格就高不起来,太高就进口了
容易理解吧
【 在 daxuelang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国内粮食价格是由国际粮食价格锚定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n 24 17:29:53 2024), 站内
:
: 不是搞经济的,但还是觉得很多人胡搅蛮缠,美国粮食和东南亚粮食便宜,这就是国内粮食价格的锚吗?要不,参考下类似的石油价格?
:
: 以下是个人不太成熟的思考:
: 大宗必需品总体上是取决于供需,中国作为需求方,和国际上的供应方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总体上你在国际市场上买的多,定价权就越弱,供应方集中,议价权也是越弱,这是国内需求与国际供应的博弈。同时,
国内粮食价格反而是国际粮食价格的锚,决定了国际粮食卖给中国价格
: 的上限。因此,国内压低粮食价格,也是有助于增强国际粮价的博弈能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际上粮食成本比国内粮食成本低,和平年代,我们进口越多的便宜粮食,国家作为整体,就越划算。这也可能是国内粮食价格涨幅远远低于其他商品涨幅的关键原因。
:
: 再说国内价格,典型的无限多散户+国家可控的粮食种植大户的格局,国家储存大量的粮食,个人甚至小的团体不可能大规模改变粮食价格,因为国家随时可以敞开供应,因此,散户没有任何定价权,国内粮食价格的博弈基本上完全取决于国家。粮食是市场定价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是这样
: 的市场格局,粮食价格是具备决定性供应量的国家决定,这个市场定价不反应个体户农民的直接利益,而是国家的整体利益。这个角度讲,牺牲以粮食种植为主业的农民利益,增加国家整体利益,这一点没毛病。
:
:
: 当然压低国内粮食价格,就必然会降低粮食种植面积,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会受到影响,进口需求会更多,会减弱国际粮食价格博弈。不过技术包括种子、化肥、农药这些也会提升产量,国家可以补贴种粮大户,这样即使大量散户撂荒,仍然有足够的粮食供应量,在国际市场上博弈也没压
: Α
:
: 当然,以上是和平时代的博弈,现在这个状态,国家必然要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假如美国联合东南亚等粮食出口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国内储备粮能够接上,稳定价格才行,否则就麻烦大了。当然,整体上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要看国家如何控盘了。
:
:
: 国家即使大量进口粮食,也需要保持相关农业技术的发展,人力、种子、农药、农业机械等都是市场定价的,要投入研发,这些东西的涨价幅度都是远远高于粮食涨价幅度的。这样的情况下,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民就是真被拿来奉献了。卖出价格被压住,成本还涨价,这不是牺牲一个群体
: 毕渍龉遥褂衵hizhang说,农民没牺牲,真是搞笑。
:
: 至于拿国际粮食价格来锚定国内粮食价格的,要么是装糊涂的,要么是一根筋的糊涂虫。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58.206.201.*]
--
FROM 202.1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