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外企是中国的老师
扯淡,工业化建立,是引进技术和设备以及贷款。
最初不准有外资和合资。中国全面工业化后,
后来才放开的。
【 在 mp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外企,中国建立不了现代产业,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外企是和打工人、企业家并列的对中国发展最有贡献的三个群体,怎么能说现在不需要外企了呢?说不需要外企的这些人的思想退回到清朝了吗?
--
FROM 122.137.255.*
当然不是,以前一切引进资金都要转化成国内资金,有引进就要转化成财政支持和支付
。
外国引进,不是从外企引进。最初,我们引进的还包括人才,费用非常高,引进的工程
师待遇比部长待遇都好。
你可以看看温铁军的书。
【 在 mp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和设备从哪引进的?是不是从外企?研发人员是不是在外企学会了后跳到民营和国企建立研发能力的?
--
FROM 122.137.255.*
想想,两弹一星,怎么从外企学?
学习没错。但你的观点有问题,谁不学习?美国都是世界的人才都去的。
你说的汽车,最初是引进苏联的生产线。不是你说的外企转过去的。
后来你说的没错。学习没错,外企是吸血的。
引进的高新人才;比如电视机引进的日本生产线。
【 在 mp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没人看过温铁军似的。温铁军本就是民粹,讲的知识还可信,但观点不可全信。
: 你说的是苏联支持早期建设中国事情。事实上,中国现代产业大部分是中国入世之后建立起来的,这些不是从外企学的是啥?以汽车为例,人才基本上就是外企(包括合资)流过去发展起来的,不然中国人从哪学习研发汽车?
--
FROM 122.13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