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你的回复,我真是觉得你举的例子、你总结的结论,是以偏概全的。
看消费情况不能用个案去解释,得看行业或者大平台的零售数据啊。
荷包充足、预期良好的时候,消费者是认同品牌附加价值和服务价值的;
更重视功能、性能价值,而忽视品牌和服务价值,最大的原因就是自觉消费能力下降。
很好识别,比如你举例的pdd买化妆品,如果现在jd自营同价且物流当日达,或者专柜价格接近甚至还有会员积分,你会不会还选择pdd三方异地发货、拿到手要验一下是否正品的?
所以关键原因是差价,选择便宜的而没有选择服务好的,是由于比原来更在意这个差价了。即使收入的绝对值提高了,也会由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影响消费。
【 在 jiedi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我不太认同消费降级这个说法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7 11:46:24 2024), 站内
:
: 更多的是不上智商税了把?
: 比如我媳妇年轻的时候会买名牌衣服啥的,现在收入高了,她反而不买了
: 吃东西之类的也是这样,想吃就吃,和高不高档没关系
:
: 但是也有很多正在升级的消费。
: 比如各种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创产品,价格一直在上涨,同时,质量和设计也在提升,市场还越来越大,说明大家文化水平提升了,有了更多的文化方面的消费。与之相同的,电影没什么人看了,但是博物馆、展览馆人满为患。
:
: 十几年前国产的衣服鞋子确实质量低劣,所以大家不得不高价买外国货,现在国产的物美价廉,不愿意花高价了,你就说消费降级,没道理嘛
:
: 同样的,水果的消费每年都在以很高的比例增长,价格下降是产量上来了,是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的事吧。而且,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这几年水果价格下降巨大的都是以前严重偏高的产品?很多原来价格便宜的水果,价格一直都是在缓慢上涨的,比如苹果、梨、葡萄、橘子等,这是
: 谐〉鹘诘淖饔茫静皇窍呀导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4.152.9.*]
:
--
FROM 111.1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