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来说说爱立信中国区研发吧
北电06年去的望京吧?07年MOTO就跟去了马路对面,本青曾经从大楼里向下俯视对面的爱立信和安捷伦,08年北电就关门了,大楼LOGO变成了施耐德。印象中贝尔实验室自从中关村搬到望京就一路在裁人,直到被收购。
【 在 coocode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老了记忆差了吧。
: 05年前北电王府井应该已经关了,贝尔实验室应该已经裁过一批人了,准备搞合资的上海贝尔了。港湾风头正劲,李一男很快要被hw搞了。
: hw当时应该是第2-3的样子,当时应该还在跟cisco闹抄代码风波。
--
FROM 114.249.107.*
本青2000年到2003年在学院路40号这个院子里,当时还觉得奇怪怎么院子里有几个爱立信的实验室,时不时还能看见爱立信的测试车绕着开。
【 在 xiaofatu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遥远的1999年,爱立信在中国还没有研发,中国人也没几个知道什么是现代化的研发。爱立信应信息产业部的要求打算在北京搞个小小的研发机构,地点位于学院路40号研1楼2层。而爱立信中国区没人懂研发,也不知道怎么搞,就跟信息产业部邮电科学研究院一起弄,从当年新招的毕业生里选了30个英语好的,又从西安4所请了位基站大专家,大专家又带了几个小弟来北京,这帮人(40个)一起开始搞起了宽带CDMA和一起零七八碎的项目。
: 随着时间推移,2002年底,这帮人多少懂点研发了,就在2003年春节独立了出来,搬到三里屯北街,成立个名字很大其实没什么项目也没几个人的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也正式开始了第一个研发项目3402,然后一个又一个项目干起来。在2005年,爱立信斯京已经看明白了他司才是头号对手,虽然他司销售额刚刚通信设备行业10名左右。
: 又随着时间推移,爱立信中国在望京北路1号盖了大楼,把人都搬了过去。不紧不满足于研发各种各样的基站,还开始从0开始搞起了数通研发,在2010年前后爱立信中国研发和销售风头都达到了极致(此时瑞典那边已经退步7-8年了)。2010年后随着通信行业逐步管道化,优秀的年轻人逐步流失到诸如腾讯、阿里、微博这类的企业,研发老人也开始有去他司的(虽然内部都很鄙视他司)。此时新招的人(无论毕业生还是跳槽来的)能力都明显不如10年前了,E///也一步步地走了下坡路到今天。
--
FROM 114.249.107.*
爱立信工资低,劳动强度高,裁人也从来不含糊
这几点和同属一个地方的nokia完全不同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时新招的人(无论毕业生还是跳槽来的)能力都明显不如10年前了,
: 为什么这样?招不到在学校经过锻炼的好苗子?
: 社招的知道E不行,就没来了。
: ...................
--
FROM 114.249.107.*
是,大唐电信以及传输所的院子
【 在 N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大唐电信以及软院的院子吧
--
FROM 114.249.107.*
10年前还在,本青因工作去了一趟还顺便又逛了逛这个院子。
前两年为了解决一个认证问题又去了一次,发现泰尔已经搬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 在 N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泰尔实验室好像也在那,当年老牛了
--
FROM 114.24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