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同学吐槽昔日同窗情谊如今人情冷暖全看社会地位
当年我们都在县重点中学的火箭班,高中三年,两个班级120多同学,都比较熟识了。考大学基本都211保底吧,毕业后的去向,很大比例在西安就业的、少量在外省。
在西安就业的,也都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高科技大厂、也有一些医生、教师、公务员、少量在普通民企。高中毕业大概20年,事业发展慢慢来开差距,社会地位差别也已显现。
一个高中好友,在西安一个央企下属事业单位,基建大潮过去后,收入锐减,人到中年还在基层一线,惨淡度日,满满负能量。以前,他还经常约几个老同学在城墙下酒馆喝喝小酒,如今人家都混得到中层了,已经忙得也没空跟他喝小酒了。
他说西安同学群里聊天、组织出游、聚会活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公务员、医生、老师身份的是最被看重的;在国企研发单位混成中层也比较受尊重;其次是在大厂拿高薪和普通民企当高管的;再就是他这种国企工程单位的底层的;最后是在体制外打工人。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我是属于考大学就去省外、就业也不回西安的那一拨儿,就喜欢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不用维系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从不参加同学聚会,去别的城市出差也不找同学,就过一种隐居的生活吧。
--
修改:subspace FROM 58.246.155.*
FROM 58.246.155.*
属实
--
FROM 180.167.151.*
人之常情,我也很反感传播负能量的人。本来生活就有很多事儿,好不容易同学见面,本应该叙旧聊天,图个快乐。结果喋喋不休的和你讲社会如何不公,真扫兴。
【 在 sub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都在县重点中学的火箭班,高中三年,两个班级120多同学,都比较熟识了。考大学基本都211保底吧,毕业后的去向,很大比例在西安就业的、少量在外省。
: 在西安就业的,也都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高科技大厂、也有一些医生、教师、公务员、少量在普通民企。高中毕业大概20年,事业发展慢慢来开差距,社会地位差别也已显现。
: 一个高中好友,在西安一个央企下属事业单位,基建大潮过去后,收入锐减,人到中年还在基层一线,惨淡度日,满满负能量。以前,他还经常约几个老同学在城墙下酒馆喝喝小酒,如今人家都混得到中层了,已经忙得也没空跟他喝小酒了。
: ...................
--
FROM 36.40.162.*
对,我也喜欢跟大家讲讲开心的事乐呵乐呵,糟心事就放在肚子里自己消化吧别给人家添堵
【 在 weddingb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之常情,我也很反感传播负能量的人。本来生活就有很多事儿,好不容易同学见面,本应该叙旧聊天,图个快乐。结果喋喋不休的和你讲社会如何不公,真扫兴。
--
FROM 180.167.151.*
所以我都不去了
--
FROM 140.205.11.*
我们同学聚会,有特别有钱的,也有失业在家的,大家一样聊的开心。
因为同学之间,不需要论世俗的长短,主要就是叙旧,还有就是聊一些趣事。大家都有这个默契,所以还好的。
【 在 Joanna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我也喜欢跟大家讲讲开心的事乐呵乐呵,糟心事就放在肚子里自己消化吧别给人家添堵
--
FROM 36.40.162.*
事实就是这样,咱都是老乡,以前能经常和我家互串门的同学A,虽然后来买房买到市区,离家也就20公里,有车不算事,我过年回去几天都约不到
不是说我在北京过得惨,主要是在民企,没有资源置换,另一个高中同学H,省里事业单位,说他和A经常约的,H同学在北京外派过几年,我也曾帮过一点小事,在北京他没啥朋友我们还经常聚,回家也就能约到他了
我了解的,在西安的他们都不约了,都是关系好的三五人自己约
【 在 sub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都在县重点中学的火箭班,高中三年,两个班级120多同学,都比较熟识了。考大学基本都211保底吧,毕业后的去向,很大比例在西安就业的、少量在外省。
: 在西安就业的,也都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高科技大厂、也有一些医生、教师、公务员、少量在普通民企。高中毕业大概20年,事业发展慢慢来开差距,社会地位差别也已显现。
: 一个高中好友,在西安一个央企下属事业单位,基建大潮过去后,收入锐减,人到中年还在基层一线,惨淡度日,满满负能量。以前,他还经常约几个老同学在城墙下酒馆喝喝小酒,如今人家都混得到中层了,已经忙得也没空跟他喝小酒了。
: ...................
--
FROM 43.224.73.*
学生时代时的人人平等都是暂时的幻觉,不会真有人拿这个当做标准了吧?某些人从出生就高人一等了,读书时不太能看出而已
【 在 sub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我们都在县重点中学的火箭班,高中三年,两个班级120多同学,都比较熟识了。考大学基本都211保底吧,毕业后的去向,很大比例在西安就业的、少量在外省。
: 在西安就业的,也都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高科技大厂、也有一些医生、教师、公务员、少量在普通民企。高中毕业大概20年,事业发展慢慢来开差距,社会地位差别也已显现。
: 一个高中好友,在西安一个央企下属事业单位,基建大潮过去后,收入锐减,人到中年还在基层一线,惨淡度日,满满负能量。以前,他还经常约几个老同学在城墙下酒馆喝喝小酒,如今人家都混得到中层了,已经忙得也没空跟他喝小酒了。
: ...................
--
FROM 111.0.105.*
亲戚都如此,何况同学?
【 在 sub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当年我们都在县重点中学的火箭班,高中三年,两个班级120多同学,都比较熟识了。考大学基本都211保底吧,毕业后的去向,很大比例在西安就业的、少量在外省。
:
: 在西安就业的,也都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高科技大厂、也有一些医生、教师、公务员、少量在普通民企。高中毕业大概20年,事业发展慢慢来开差距,社会地位差别也已显现。
:
#发自zSMTH-v-@OPPO PBAM00
--
FROM 117.136.107.*
没有人这么傻的,当年县城高中同学的家庭背景分化分那么大。班里有一拨儿出身县城的高中同学,当年就能感觉玩不到一块儿的,大学之后就更少有联系。说的就是大多数起点相同的农家子弟,走向社会后发展有差异后的人情冷暖。
【 在 tesc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生时代时的人人平等都是暂时的幻觉,不会真有人拿这个当做标准了吧?某些人从出生就高人一等了,读书时不太能看出而已
--
FROM 58.24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