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是内卷的微观案例吗?
某国企,很多年以前是有加班费的。加班费工时费是按城市最低小时工资作基数,根据工作年限/职称算系数。加班管理制度也比较松,工时计算按打卡时间计算,不用自己报加班。平均下来加班费大约1000元/人,占比工资总额也不多,基本不影响年度预决算。
加班也分情况。有的情况确实是阶段性任务紧急,部分人员或团队需要加班,但部门领导会一刀切,要求全员加班,没事坐在那里学习看书也行,别到点下班破坏氛围。有的情况,有人不愿意下班就回回家,运动完了待在单位混会儿加班。之前还遇到夫妻吵架丈夫周末躲到单位加班,老婆追到单位门口吵嚷的。
后来,有个员工保留了各种证据,刚退休就把单位给告了,告的是没有按劳动规定支付加班费。最后胜诉,拿到了十几万赔偿。单位吃一堑长一智,规避了各种纸面上加班说法,HR部门也不统一计算加班费了。
压力给到了研发部门,怎么鼓励员工加班呢?于是只能把分配到部门的绩效总额切出一部分来作为加班费预算。
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大家都不加班,收入不会降。大家都加班,收入也不会涨。只有部分人加班部分人不加班,大家收入才会有涨有跌。
--
修改:subspace FROM 183.192.137.*
FROM 183.192.137.*
没有工会,内卷当然会降低工人收入
--
FROM 124.238.128.*
国企显然有工会的多
【 在 fag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工会,内卷当然会降低工人收入 ...
--
FROM 117.129.40.*
起个名字叫工会不代表他就是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企显然有工会的多
--
FROM 124.238.128.*
就是这样
现在全国都在卷,其实也没有多创造啥,都干些无用的工作
【 在 sub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某国企,很多年以前是有加班费的。加班费工时费是按城市最低小时工资作基数,根据工作年限/职称算系数。加班管理制度也比较松,工时计算按打卡时间计算,不用自己报加班。平均下来加班费大约1000元/人,占比工资总额也不多,基本不影响年度预决算。
: 加班也分情况。有的情况确实是阶段性任务紧急,部分人员或团队需要加班,但部门领导会一刀切,要求全员加班,没事坐在那里学习看书也行,别到点下班破坏氛围。有的情况,有人不愿意下班就回回家,运动完了待在单位混会儿加班。之前还遇到夫妻吵架丈夫周末躲到单位加班,老婆追到单位门口吵嚷的。
: 后来,有个员工保留了各种证据,刚退休就把单位给告了,告的是没有按劳动规定支付加班费。最后胜诉,拿到了十几万赔偿。单位吃一堑长一智,规避了各种纸面上加班说法,HR部门也不统一计算加班费了。
: ...................
--
FROM 111.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