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地方上欠了企业大量的钱,很多老板本来就在犹豫要不要关门算了。去年一万亿国债专用化解地方供应商欠款,债务消解了一部分,这事给了很多老板幻觉,以为2025年上头会继续化债,所以公司不能关门,坐等2025年发钱,没想到去年年底的预算根本没有这笔钱,事实证明化解供应商欠款就是一次性的,有这种幻觉的老板都是对社会认知不及格的,2025年这些失望的老板不关门就不错了,不可能扩大招聘
【 在 Xjt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我知道的很多公司,对2025年还有一些期待。所以2024年还是做了一些适当的投资,哪怕没扩张也没极度收缩。但是到了现在,很多公司对2025年已经彻底绝望了(除了少数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今年感觉体制外普通行业(比如服装啊、传统汽车啊等等)都会开启极度收缩,要不裁员要不彻底停止各种项目(本质是逼迫裁乙方/外包)。。。
: 现在也不知道2025年要怎么才能苟下去了。。。
--
FROM 113.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