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明白了,感谢VV!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企业的话会全部合过来按北京的算,未来视同和实缴只有两个数字,视同都是1,实缴全部按照北京的算系数,最后一起乘北京的基数。
: 事业要分,北京当初事业上社保的时候的分别都出了政策,就什么自收自支的财政拨款的还有改制经营的等等都给相应出了各自的年限规定以及具体的算法,未来还是会扒着前面的文件算。我知道的一个同事是外地的视同事业,北京的实缴企业,他们当地有根据单位性质规定的视同系数,最后是把外地那个事业系数直接合并过来的,不是用的北京的1。单位给存档案的一般要么直接有人事权,要么是大企业,他们都有专门换退休的人以及有养老申报客户端,未来单位会给直接算的,而且可选的情况一定会给找最合适的方式。社保其实也是,去问的话工作人员就会建议怎么样最合适,比如我那个同事退了一部分北京的实缴,说那样算出来的钱会多。
:
--
FROM 219.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