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农村能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靠天赋和努力,跟老师没多大关系,老师只要尽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毕竟那时的基层老师专业水平都比较差。基层中小学老师培养大学生很多时候就是个伪命题,绝大多数基层老师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方面能不拖高天赋学生的后腿就谢天谢地了。今年老家县城有个裸分考上清华(全省排名31位)的,学校都不怎么宣传,因为这个考生本身天赋高而且高中长期在网上接受发达城市优秀教师的一对一网课指导。
【 在 ruij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扯吧,至少2000年以前乡村教师未必待遇高于农民,辛苦程度还是要比农民更辛苦,虽有寒暑假,农民农闲时间也不短于三个月,无非最热的七八月,老师放假农民还得农忙,贡献来讲培育出一个大学生就高于农民一辈子的贡献了
--
修改:beyondtrial FROM 113.81.168.*
FROM 113.8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