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打包上市,撬动了大杠杆,财政就没那么紧张了
【 在 soochow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简单调研了一下:
:
: 1、制度设计因素。就是退休金/工资的替代率,根据之前的制度设计,这个替代率与工作年限直接相关,工作满30年什么的,替代率达到100%,也就是退休时工资多少,退休金就是多少(实际更高一点,因为退休了公积金不扣了,当然不扣公积金单位也不会再补公积金,比在职还是亏)。
:
: 2、在职工资改革因素。按照上述原因,本来是没那么高的,因为工资分基础工资和绩效奖励,体质退休金原本是按基础工资来设计的。但是差不多六七年前,很多地方在薪酬规范的背景下,担心绩效奖励的不稳定,就摊入到工资里面,导致按替代率设计的退休金就很高了。这也是很多人惊讶为何退休了还有绩效的原因。
:
: 3、存在的一些内部“不公平”因素,主要是退休越早,退休金越少,因为在职工资整体上是增加的,越晚退休会多一点。但这里面也有个时间节点,就是2024-2025,正好是并轨过渡期结束,所以我打听了一下,今年退休的比前两年明显少,但答复是可能会补……谁也不知道。
:
:
: 4、地域差距问题。退休金和在职工资关联度极大,所以广大中原地区,实际上是很一般的,河南皖北尤其惨。
:
: 5、城乡差距问题。退休金最显眼的,就是生活在乡镇甚至农村的退休中小学老师,与老农民形成了几十倍的垂直差异。
:
: 6、关于教师的退休金问题。因为上面承诺过不低于共舞袁,再加上退休前职称一般还可以,所以退休金可观。而且数量庞大,实际上总量占比很高。但也有很多地方使用各种手段限制,所以和共舞袁相比,可能还是低一点。
:
: ——以上基于我的数量有限的调研。
发自「快看水母 于 NE2210」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