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吧,大家都想用更好的药,我也认为原研药药大概率更好,作为个人决策在负担得起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原研药是合理的决策。
但集采和个人决策的逻辑是不一样的,首先你得有标准,不能说我觉得这个药更好就应该采购这个药。按大家的意愿,把标准设置为“有原研药的情况下必须采购原研药”显然不合理,这样所有的仿制药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别说中国,全世界都不支持这种逻辑。
那你得有其他的标准,比如说厂家的资质,生产标准等,这些国内大厂肯定都没问题。那剩下的就是价格和质量,价格原研药肯定拼不过仿制药,剩下的是质量,这分两种逻辑:
1.原研药厂家证明自己质量比仿制药质量都好,这条原研药厂家既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动力。(你得有足够科学的数据证明,不能亲测有效,医生个人意见)
2.仿制药厂家证明自己的药效达和原研药等效,这就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了,但大家又不信任,这问题就无解了。
现状是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都是少数,这里面有以价格未KPI的原因,也有屈服于现状的原因。我也反对纯粹以价格为KPI,希望能重视质量,能逐步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果觉得仿制药评价过程存在猫腻(具体是不是我不是业内人士我不懂)那就推动监督。
但反对“一定得给我开原研药”的想法,说句难听的,你既然觉得这里啥啥都信不过,那凭啥天真的认为医院就得按我的意思给我开好药,想啥呢。
【 在 boru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大家质疑仿制药,确实是应该质疑的。
--
FROM 14.14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