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谈理性,就要做研究,再得出结论。
上世纪生4、5个孩子,是因为农民觉得自己的职业是稳定的,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才生的?
纠正下,不是上世纪,是中国持续好几百年都是生一堆的。原因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所以生,而是因为有后顾之忧才生。
以前是没有社保医保的,人老了唯一的依靠是儿子,所以才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类总结。养的儿子越多,自己以后的依靠就越稳固。在农村男人意味着劳动力,不受欺负。生孩子等于积累财富。
生孩子、养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高回报,谁愿意去干?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少子化越严重。大家没有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的后顾之忧后,不是应该满世界旅游,干自己喜欢的事么?难道要生一大堆孩子给自己造拖油瓶?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在 wadg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购房 比如结婚 比如生几个娃
: 不否认一些人头脑发热做决策 也不否认一些人已经财务自由或者思维意识已经超脱经济范畴 率性而为
: 但是大部分成年人主要考虑的还是职业稳定性 收入预期
: ...................
--
FROM 119.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