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报》撰文表示,索尔斯克亚所运用的战术是十年前的战术,这种战术在现在看来是老旧的,令人感到一团迷雾,这不能指引曼联取得成功。
在对阵利物浦的比赛中,红魔将士是热血的,具有高度的专注度。但是索尔斯克亚在战术层面是笨拙的,尤其是当曼联面临那些球队原本可以拿到3分的比赛的时候。
此前对阵利物浦的比赛,以及在上赛季欧冠中对阵巴黎的比赛(淘汰赛次回合曼联3-1取胜),对手采取了控球和压迫的打法,而曼联则坚决地贯彻防守反击,拉什福德和两边翼卫的速度和前插时机的把握保证了红魔的进攻威胁,在对方后卫身后会有大片区域供红魔前锋驰骋。
但是在现代足球中,控球、丰富的传切配合都是必须的,没有这些手段,就无法打破联赛中中下游球队的深度防守。
而索帅信奉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战术,他看重进攻中的速度,这已经与时代的要求和特点相背离。
在如今,足球的特点就是倾向进攻一方对抗倾向防守一方,控制足球对抗防守反击,曼联做到了后者,但是他们没有做到前者。
一位精英教练员需要去设置复杂、丰富的进攻方案,多样的控球、传切配合方案,以打破愈发严密的深度防守。
曼联对阵利物浦比赛中的曼联队员平均站位图显示,曼联主动地选择了整体的阵型后撤。
曼联对阵水晶宫比赛的平均站位图,可以看出相比于对阵利物浦的比赛,红魔整体阵容有所前移,然而他们的阵地进攻能力匮乏,最终他们鏖战90分钟,1-2在主场败北,假如他们是一支希望晋级欧冠的球队,那么这是可以输掉的比赛吗?
看看利物浦,他们目前已经逐渐地发现,他们需要在阵容中加入一名像纳比-凯塔这样的单纯的创造者。不是说目前的红军遭遇到了问题,事实是,克洛普是一位很有未雨绸缪精神的教练员。在他的阵容中,进攻中不但依靠红箭三侠,两边飞翼现在已经对红军的进攻形成了很好的支援和补充,这些都是克帅的精明之处。
而索尔斯克亚的战术是什么呢——低头、快跑。
上世纪90年代的足球不像今天这么高度地要求三条线的靠近和一致,阵型会被拉得更开,球队在场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因此,用速度去抢占对方纵深是那个年代的取胜之匙。
但不是现在的。
在上赛季的比赛中,埃雷拉会担任曼联的节拍器,然而在这个赛季中,球队已经没有这个节拍器了。
而且埃雷拉的存在,还能让博格巴产生更多的、更为有效的跑动。
现在曼联的前面会有拉什福德、林加德和马夏尔,但是他们驰骋的空间呢?
当比赛的控球权交到了曼联手里,他们往往就显得束手束脚,在面对中下游球队、控球占优的比赛中,红魔乏善可陈。
红魔比赛控球率一览
曼联4-0切尔西 胜 49%
狼队1-1曼联 平 63%
曼联1-2水晶宫 负 71%
曼联1-0莱斯特城 胜 41%
西汉姆联2-0曼联 负 47%
曼联1-1阿森纳 平 55%
纽卡1-0曼联 负 68%
曼联1-1利物浦 平 26%
消息参考来源: 镜报
来自 LLD-AL30
--
FROM 11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