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足差留洋少的根本原因
不是
留洋少就是因为水平差,人家看不上。国内足球产业整个就不行,不论是联赛还是青训,从小的培养就比人家差,所谓“很多球员实力还是有的”,那得看和谁比,在国内算好的,拿到外面和人家一比,差远了,没人想要。
【 在 QPJ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中超给的薪水太高了,很多球员实力还是有的. 你想想在恒大年薪[单位RMB]1500万+妥妥主力+广告收入=2000万/年
: 但是呢去五大联赛,年薪500万[单位RMB]+下游球队替补[轮换主力],
: 相差实在太多了,并且足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很短的,真正能提上球赚钱时候加起来也就10年左右. 思来想去,很多球员是不太愿意留洋的. 尤其是次一级的联赛.
: ...................
--
FROM 124.64.16.*
不是风气的问题
以前计划经济,有体校,不管怎么样总有一定数量的孩子去认真踢球。现在市场经济,有多少孩子去踢球很大程度上得市场说了算,现在中国体育产业不行,谁会愿意让自己孩子去踢球?别和日本比,当时日本经济已经很发达,体育产业也很发达了,发展足球就是新开辟了一个市场热点。
说白了现在中国还没发展到那个程度,体育产业、文化产业这些都得人均收入到了一定水平以后才会发展起来。有钱了才会有心情去玩体育玩文化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还是要从鼓励青少年多运动开始
: 是不是踢足球都不是最重要的
: 这个风气不扭转足球永远不行,足球一定是全民爱运动的基础上溢出到足球领域,足球才能发展
: ...................
--
修改:pztotti FROM 124.64.16.*
FROM 124.64.16.*
居民收入没到那个水平,钱都用来买房买车教育,并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玩体育和文化。事实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很低,你就是再引导风气,再鼓励大家去踢球,也是没有用的。除非退回到计划体制
南美和非洲那些穷国,又是另一回事,人家实际上是作为欧洲足球产业的原料市场。东亚人种没这个天赋,东亚社会也比较重视读书教育,很难走他们这样的道路。
只要继续沿市场经济走下去,那么就只能遵循这个规律,当人均收入水平上去了以后,达到一定的高度,体育和文化市场才发展得起来,踢球的人才能多起来。要不然再宣传再鼓励都没用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风气的问题,只不过体制可以引导风气的变迁
: 至于体校的问题,妄想依靠体校模式走通足球之路,完全是痴心妄想
--
FROM 124.64.19.*
我去码了这么多字,你太为中国足球操心了!
我都感动了,好吧你说的有道理。我的意思是经济再发展一段时间体育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到时候足球更好搞。现在搞点好政策也可以搞,不过不会很繁荣。
我们还是别在这瞎操心了,有足协那帮人在,就算人均收入上去了中国足球也没戏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路从根本上讲,就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 任何一种体制都可以发展足球,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可以发展足球
: 这是从社会结构的大方向来说的
: ...................
--
FROM 124.64.19.*
那更没戏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足协的级别不够
: 这事需要更高层次的政治介入
: 起码需要体委和教委的通力配合
--
FROM 124.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