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偶亲爱的荷兰农民
据说这小子有个天主教全名叫做鲁特杰鲁斯·约翰内斯·马丁努斯·范·尼斯特鲁伊。
太长,中国球迷一般都叫他范尼。而曼彻斯特人喜欢在他进球后山呼海啸般大喊Ruuuuu
uuuuuuuud或是Van the man!。称呼到我嘴里变成了我家纯朴的荷兰农民,汗。
其实打他从娘胎里出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他这辈子只能是个农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55周
年的伟大日子里,某人伴着几万里外镰刀斧头的光辉照耀就这么降生在格罗宁根某周边
小城中。这里没有阿姆斯特丹的热闹和繁华,更没有豪门AJAX。如果不是误打误撞冒出
这么一号人物,鬼才知道奥斯在荷兰的哪个旮旯。当同样在镰刀斧头光辉照耀下降生的
克鲁伊维特一帆风顺地长大,按照荷兰国脚惯有正统路线进入AJAX训练营,成为主力,
捧起冠军杯,披上橙色战袍的时候——他还在小村庄里摸爬滚打,从不认识的业余小球
队开始职业生涯,然后又踩着一串不认识的球队名字进入埃因霍温,直到22岁高龄才终
于穿上橙衣。而那时,和他同龄的小克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国家队绝对主力。估计是由于
本身成分不怎么样,即便是来到了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还是一身乡土气息,只要一
开心,一定会傻乎乎地笑得像朵菜花,毫无心计,一点也没学到都市人应有的圆滑和世
故。
但我们不能否认,农民里也是有天才的。大概由于出生在体育世家,某人天生就是一个
全才,从小精通网球、体操(美型指数当可媲美大嘴费迪南的芭蕾舞)等多项运动,五
岁多跟在老爹屁股后面踢足球,从清道夫到前卫到现在的前锋样样皆通。最难能可贵的
是可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手里两个学士学位保证以后下岗再就业前景无量。前
几天曼联记者给他做专访的时候,他很得意的跟人家说,我可以用英语、法语、德语、
荷兰语接受你的采访,随便你。于是知道他还是个语言天才,以后真混不下去了做个翻
译也是能够糊口的,绝对不用为他担心生计问题。
应该说看范尼斯特鲁伊这样的天才农民球员成长绝对是一种享受。某年月日,当某人以
流川枫式的理由选择了离老特拉福德最近的学校(Faye语)之后老Teddy撒手离开曼联。
为了在只有英超的日子里寻找精神寄托,某人开始关注这个有着一张古罗马马雕塑一般
脸庞的荷兰中锋。后来明白他是个天才,而在这个天才身上有农民一般的勤奋和质朴。
这也许就是教练们最喜欢最疼爱的类型。在海伦芬时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教练建议他多
向博格坎普学习以提高实力,于是某人乖乖地驱车200公里跑去看冰王子的比赛,揣摩他
在场上的每一个动作,之后用30场比赛中的13粒进球把自己送进了埃因霍温。在那里,
他一个赛季两次对AJAX上演帽子戏法,让球星梦工厂大丢颜面。2001年,虽然有小小的
波折,某人最后终于还是在AJAX球迷热泪盈眶地欢送声中成功农转非去了曼联。中途受
伤时被弗爵爷的嘘寒问暖深深感动,于是用“俺就是不喜欢西班牙的阳光灿烂,俺就是
喜欢曼彻斯特多雨的天气”这种没营养的理由拒绝了皇马的邀请。
英格兰人提到亨利时用的是Forward,提到范尼却往往用了另一个词:Striker。射手而
不是前锋。乡下人进城后第一场比赛就直接用两个进球打消了所有人的怀疑。进球再进
球,这是不善言辞的他回击批评最常用的方式。而这些批评也许正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小报专栏作家说他只会抢点,只能在禁区里耀武扬威,于是有了他在对富勒姆一战中
的长途奔袭;温格爷爷说他只是曼联的一个豪华摆设,什么都比不上亨利,于是有了对
查尔顿的帽子戏法,干净利落的抢下了亨利的金靴和枪手的冠军,以至于曼联球迷在庆
祝的时候大唱“你是我们最好的摆设”。喜欢他的人们看着他在每一场比赛中近乎贪婪
地吸取经验,无休止地成长和进步,心情就有如母鸟放飞小鸟(樱木军团语)——而这
只小鸟似乎才刚刚起飞,身上还蕴藏着可怕的巨大潜力。
他很喜欢别人叫他Ruud,因为这会让他想起他的前辈路德.古力特。于是每次当他进球的
时候,老特拉福德上空都会回响起整齐的“RuudRuudRuudRuud……”根据我的仔细研究
,在这个时候,他一般没什么特殊的庆祝动作,最常见的就是跑回网窝捡球,然后一脸
傻笑向球迷挥手,和队友拥抱,典型的农民作风。不过有几次,他做过一个足以感动全
世界曼联球迷的动作——手指向胸前的队徽——不是“我是范尼斯特鲁伊”,而是“我
是红魔”。对于他来讲,荷兰第一
曼联第二
不知道虾米东西第三,估计是他的爹娘兄弟姐妹,还有那位美丽温柔的莱昂兹纳利兹吧
。反正不是我-_-b|||||||
生日快乐,我亲爱的荷兰农民
--
FROM 162.105.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