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阅读理解题
30年过去了,语文阅读理解还是一头雾水
--
FROM 120.229.69.*



感觉是C,B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30年过去了,语文阅读理解还是一头雾水
--
FROM 114.254.1.*
能不能简要分析一下,6的A/D错在哪,7的A/C/D错在哪
【 在 outh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是C,B
--
FROM 120.229.69.*
莫非选对了?
6A我感觉全文没有写出宝坠“有意识”地忘记过去,倒数第二段最后提到的“想那些不让想的事情干什么”,应该不是有意识忘记,而是有意识想却还是想不起来
6D的话,“开始原谅继父对自己的伤害”感觉不对,他应该是彻底忘记了,没有想起来何谈原谅。
7A我觉得说人性的丑恶扭曲有些过了,前面说继父第一眼就喜欢这个孩子,出事后天天照顾,感觉像是过失悔恨,不能算是丑恶扭曲。
7C的悲惨处境也有些夸张,也许外人会觉得小孩很可怜,但文章从前到后都没这么说,特别是划线的句子还说他干干净净,晶莹剔透,深情地望着外面,完全感觉不到悲惨。
7D的话我觉得最后说象征闭塞、孤独不太对,不能带入自己的想象,文章看不出来,反而和干干净净、晶莹剔透比较对应。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简要分析一下,6的A/D错在哪,7的A/C/D错在哪
:
--
FROM 120.244.182.*
都对了
但,“想那些不让我想起的事情干什么”,这句话,谁不让他想起呢?我总觉得就是他自己不让自己想起来。
7A7D理解了。
7C,前面有说他继父后悔葬送他的前程、接着说他“沦为一个弱智儿童”、后面还说了“人住的屋子依然没有宝坠的位置”,挺可怜的啊。画线那段,似乎也可以理解成继父死了后可能出现的向好的方向的转变,那不是也对应了原来不那么好过?
【 在 outh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莫非选对了?
: 6A我感觉全文没有写出宝坠“有意识”地忘记过去,倒数第二段最后提到的“想那些不让想的事情干什么”,应该不是有意识忘记,而是有意识想却还是想不起来
: 6D的话,“开始原谅继父对自己的伤害”感觉不对,他应该是彻底忘记了,没有想起来何谈原谅。
:
: 7A我觉得说人性的丑恶扭曲有些过了,前面说继父第一眼就喜欢这个孩子,出事后天天照顾,感觉像是过失悔恨,不能算是丑恶扭曲。
: 7C的悲惨处境也有些夸张,也许外人会觉得小孩很可怜,但文章从前到后都没这么说,特别是划线的句子还说他干干净净,晶莹剔透,深情地望着外面,完全感觉不到悲惨。
: 7D的话我觉得最后说象征闭塞、孤独不太对,不能带入自己的想象,文章看不出来,反而和干干净净、晶莹剔透比较对应。
:
: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不能简要分析一下,6的A/D错在哪,7的A/C/D错在哪
--
FROM 120.229.69.*
这个是真难,我读第一遍后做题,觉得每个选项都对。到网上找原文,发现这还是改编的,放弃看原文,又回来再次看了一遍原文。
作为语文菜鸡,还是想尝试一下,我感觉两个都是C,理由如下:
1、A中的“有意识地忘记”; B中的“自私、阴险”是臆想的,原文说的是“冲动”; D中的“开始原谅”好像不准确,其实是“复杂的想原谅又不能原谅,认了这是自己的命,因为还有别人叔而不会有自己的位置”。
2、A中的“童真童趣”完全是说话不当,要是这么与人聊天,得被人骂; B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好像文中没有说; D中“像征闭塞、孤独”好像不是本文要表达的意思,主调还不是“冲动犯错,但又没有勇气承认,同是又不是坏到底的一个人,临死了良心有所不安。但继子糊里糊涂被“伤到了”(自己也不明白,像雾一样记不清也不好理解了,因为已经被打傻了),朦胧中哀叹自己的命运就属于这个牛棚,因为死了一个叔,还有别的“活叔”。
欢迎语文大牛来指正!
--
修改:zuan2zuan FROM 120.244.166.*
FROM 120.244.166.*
“我总觉得就是他自己不让自己想起来”不太同意,包括前面第二段也写回忆难以洞穿,“自己不让自己想起来”这层意思需要大量脑补才能得出,比较牵强。
“沦为一个弱智儿童”这个确实有悲剧的色彩。从后面看,宝坠不是被迫住牛屋,而是他自发地认为自己不能和人住在一起,闹着要去牛屋,此时继父不是立马把他送去牛屋,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同意,继父通过装修牛屋,布置火炕,天天送饭,和他说话希望能够让他恢复正常,可以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包括除夕“乐得忘乎所以”,所以我觉得起码宝坠是快乐的,是悲剧,但不应该是悲惨。悲惨应该不会出现“乐得忘乎所以”。
再往后,继父其实一直希望宝坠尽快回到人住的屋子,希望他的病慢慢好转。“人住的屋子依然没有宝坠的位置”这句话其实是宝坠自己说的,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和人住在一起。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对了
: 但,“想那些不让我想起的事情干什么”,这句话,谁不让他想起呢?我总觉得就是他自己不让自己想起来。
: 7A7D理解了。
: ...................
--
FROM 120.244.182.*
对照答案,再次看看7中的B和C选项,B中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有的,这一大段我看过了,没走心,呵呵。
C中的悲惨,确实如前面的哥们说的:有点用词不准确。这个被打的孩子,并不是觉得自己悲惨,而是“倒霉”,在此孩子眼中这更像是一种“命运”,命中注定的,自己看着被“打傻的自己“,就像牛栏的树桩望着系在它(树桩)身上的梅花扣一样,是一种”命运“。
至于后面为啥就“干干净净、晶莹剔透”了?是不是因为看透了这种“偶然的命运并接受它”?(太难得了,太超然了?)我有点理解不了。
--
FROM 120.244.166.*
本菜认为 7B 的“无微不至”还是挺充分的,“他不敢吧真实的一幕说给老婆”那一段。
【 在 zuan2z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真难,我读第一遍后做题,觉得每个选项都对。到网上找原文,发现这还是改编的,放弃看原文,又回来再次看了一遍原文。
:
: 作为语文菜鸡,还是想尝试一下,我感觉两个都是C,理由如下:
:
: 1、A中的“有意识地忘记”; B中的“自私、阴险”是臆想的,原文说的是“冲动”; D中的“开始原谅”好像不准确,其实是“复杂的想原谅又不能原谅,认了这是自己的命,因为还有别人叔而不会有自己的位置”。
: 2、A中的“童真童趣”完全是说话不当,要是这么与人聊天,得被人骂; B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好像文中没有说; D中“像征闭塞、孤独”好像不是本文要表达的意思,主调还不是“冲动犯错,但又没有勇气承认,同是又不是坏到底的一个人,临死了良心有所不安。但继子糊里糊涂被“伤到了”(自己也不明白,像雾一样记不清也不好理解了,因为已经被打傻了),朦胧中哀叹自己的命运就属于这个牛棚,因为死了一个叔,还有别的“活叔”。
:
: 欢迎语文大牛来指正!
--
FROM 120.229.69.*
是的,那一段我当时看的时候,不知道为啥能如此不走心,竟然迷迷糊糊就过去了。
这个也许就是水平菜的原来之一,呵呵。
PS:经常看到你解数学题,那个“行云流水,手到擒来,举重若轻“的潇洒样,印象深刻,呵呵。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菜认为 7B 的“无微不至”还是挺充分的,“他不敢吧真实的一幕说给老婆”那一段。
:
--
FROM 120.2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