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问一下,有水了还想得到平行光,光源上移还是下移?
那也是凹透镜啊,透镜就是有两个面呀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平面你看起来是个平面,但是光线是从空气射入,经过了折射,实际上是变成了凸透镜的功能
:
--
修改:nkai FROM 39.144.82.*
FROM 39.144.82.*
他那么分实际上是默认假定水和凸透镜之间有个极薄的空气层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前提是透镜在水里焦距不变,他不想考虑折射率对焦点的影响..
--
FROM 39.144.82.*
你光看水和空气接触面了,不看还有水和凸透镜的接触面吗?这不就是中心薄,四周厚的凹透镜吗……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逗我吗?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经过水面的折射,相当于凹透镜??
:
--
FROM 39.144.82.*
……透镜有两个面,一面平一面凹也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就是两个面的整体效果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过了啊,与在空气中相比,确实是在凸透镜的前后接触面的水相当于增加了凹透镜的功能,但是你不是说一面是平的吗?那这个平水面的又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凸透镜功能啊。
: 那光线是被2个凹透镜折弯的角度能否抵消这1个凸透镜功能?你怎么定量分析?你光知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和玻璃的折射率没用,还得知道从光线从水中射入玻璃的折射率,和从玻璃射入水中的折射率。
: 要这么定量分析的话,这是初中题?
: ...................
--
FROM 39.144.82.*
唉,你概念很乱,你没发现你分析B的时候一个面实际用了两次且两边介质两次却不一样吗?
你要想单独分析凸透镜,水,实际上需要假定水和凸透镜之间有个很薄的空气层(不会引起光程变化,同时忽略全反射的情况),下方也是,这么分析的话凸透镜的的汇聚能力不变,但前后都有一个凹透镜,这时候各个透镜相邻介质都是空气,整体效果是没有单个凸透镜会聚作用强。
你这里分析水时仅说水的另一方是玻璃,所以没有什么发散作用,但这时候玻璃的相邻介质是水,会聚作用也弱了,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间接证明了前面几个误人子弟的错误。
: 索性借给你回复总体说明一下吧。
: 1)这个题很简答,就是选B。理由:前面我说过了,就是因为考虑水面折射的问题,相当于在原本的凸透镜前面加了一个水凸透镜,只能将光源更加靠近才能保证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仍保持平行。
: ...................
--
修改:nkai FROM 39.144.82.*
FROM 39.1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