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问题,即使用量子力学,也不太可能从根源上解决的。原子、分子及其离子中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太复杂了,目前没有描述这种相互作用的万能的严格公式。这正是自然界的奥秘,无穷无尽。
理论化学家一般用组态的方法研究原子、分子及其离子的电子态、结构问题,其精确度随着组态的增多而提高,但组态增多,会带来巨大的运算量,一般课题组是受不了的。
其实化学和材料学中,很多情况下经验法则(从大量实验中总结的)非常好使,快速有效,这也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
其实科研总是两条腿或多条腿走路,为了适应快速的应用需要,经验法则会大行其道,而要深究内涵,则需要格局,用基本原理花时间细细品味研究,很慢。
估计很快甚至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方法来研究了,但这估计也解决不了根源。还是那句话,自然界的奥秘。
我觉得对中学生,就告诉其这是经验规则就好,背后的东西,是科学前沿问题,一直在探索。
【 在 glo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家长问得肯定不是气态原子离子的稳定性,肯定是简单的小分子离子之间
: 为何一定写成路易斯式那种八隅体的样子。有氮气为啥是三键,氧气为啥顺磁
: 之类的疑惑。
--
FROM 166.1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