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黄金十年的艰苦努力,
中国的近代工业飞速成长。而且由于对西方现代文明
采取了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先进的管理和政治思想日
益普及,上海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中心,享有东方巴
黎的美誉。然而这时的中国仍然有数目巨大的农民挣
扎在贫困和饥饿中,无力养育子女的农民会不得不把
自己的孩子卖到富人家作用人。当然这对我来说都是
从书本和电影里看到的,因为龙脊是出生在一个荒谬
时代的尾声里,年代久远的事情自然无法亲见了^_^.
那时在上海有很多外国人,他们来上海经商或者旅行
。David就是一个来自英伦的小伙, 不过他是在上海
的教会学校里教授英文的。呆在上海的日子让David
对中国的风俗和人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在空
闲时到上海的街市上走走,面对面接触中国老百姓,
和普通人的生活。他的汉语也在同时进步飞快。在一
个同样温暖的春日,David照旧在上海的一条里弄里溜
达。春天的空气里包裹着水分,花香,还有情欲。“
女人的心思就像盘扣”,David看着路边店铺里的女人
旗袍,一边自言自语刚从《紫罗兰》里看来的句子。
这条小巷铺的路石被无数的脚步踩磨得光滑明亮,百
年的光阴也别想让它蒙上一点灰尘。忽然,David停住
了步子,他的眼睛牢牢钉在一处--那是他从没有见
过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面前两个6,7岁大小的
男孩,身上插着一根枯黄的植物的秸秆。从孩子的眼
角,流出透明的泪珠。David 的好奇心让他凑上去,
他的知识自然无法明了这一事情的含义。他鼓足勇气
,向着那张泥土一样粗糙脸孔的男子,同时斟酌推敲
了发音,表达完自己的疑惑。那张脸微微抬了抬,深
而密的皱纹很难看出表情。浑浊的眼珠盯着David 看
了半天,似乎带着惊讶。然后僵硬地转了转,从那里
看不到被蒙古铁蹄碾碎的唐宋文明,癫狂式的文字的
杀戮,和戊戌年君主立宪政体的夭折。这一切似乎都
没留下任何痕迹,甚至没有悲哀。最后,两张厚厚的
嘴唇还是抖了抖,那片贫瘠的胸膛里最终吐出了几个
字:
“饿得,卖儿。”
【 在 candypig (~o_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几句闲话……发现一个小问题,呵呵。因为发文是一段一段的,自然就在每段前面加了
: 序号,可是其实我在正文也是分章节的……总是,恩,以后再说这个问题好了:P
: 色女郎 之 他的目光
: ...................
--
修改:Sou1mate FROM 61.50.142.*
FROM 61.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