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校报工作过,参与过纳新。
形式也很简单,就是让新生挨个儿进屋,然后问几个简单的有关文学的问题。
最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在报名表上写个评价。
后来因为人太多,我们几个负责考试的就都懒了,评价都用字母代替。
比如p就是平常,j就是较好等等。意思都是商量好通用的,不会搞错。
有一天中午去报社,发现负责纳新的是一个大二的刚来不久的人。
过去看看,他也是用字母代替评价,而且用的挺流畅。
看来是有人跟他交待过,我这才放心。
这时候进来一个新生,明摆着各方面素质很一般。结果他却给了个F。
这可是我们约定的“非常好”的意思啊。
我就问他,你怎么就觉得刚才这个非常好呢?
他大吃一惊,问我F是非常好的意思么?
我说是啊,他说坏了,我还以为代表“废物”呢。
我当时就晕菜了。
他又赶紧翻出一张报名表,指着上边的S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是“尚可”啊。
他连呼万幸,说:“幸好刚才没给S,我还以为代表SB呢”
--
FROM 20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