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chen (相信 ), 信区: Art
标 题: 波普尔谈音乐和艺术(2)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3月02日17:12:27 星期天),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t 讨论区 】
【 原文由 bugbug 所发表 】
关于音乐及其一些艺术理论问题
卡尔·波普尔
来源:音乐阵线
我的问题如下。复调音乐像科学一样是我们西方文明特有的。(我用"复调音乐"
[p
olyphony]这个术语不仅指对位[counterpoint」,而且也指西方的和声[harmony]。)
看
来它不像科学那样起源于希腊,但是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已经兴起。如果这样的
话
,它可能是我们西方文明(并不排除科学)空前的、独创的、真正惊人的成就。
事实看来确乎如此。有许多富有旋律的声乐:舞曲、民乐、尤其是教堂音乐。这些旋
律
,特别是缓慢的旋律,如教堂中唱的歌曲,有时候当然是用平行的八度音唱的。据说也有
用
平行的五度音唱的(当这音和八度音一起唱时,还唱出了四度音,虽然从低音部算起不是
四
度)。对这种唱法("奥尔加农"[Organum」)十世纪就有了记载,而且可能更早的时候就
已
存在了。素歌[Plainsong]也是用平行的三度音和或者用平行的六度音(都从低音部算起
:
"福布尔东"[fauxbourdon],"法伯顿"[faburden」)唱的。这似乎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
革
新,像伴奏甚或装饰音一样。
下一步的情况(虽然据说其起源可追溯到甚至九世纪)本来也许会这样:虽然素歌旋
律
仍未改变,但伴唱已不再只采用平行的三度音和六度音。音符对音符的反平行运动(punc
tu
scontra punctum,即点符对点符)现在也还是允许的,而且不仅可以导致三度音和六度音
,
还会导致五度音(从低音部算起),因而也导致它们和其他一些声部之间的四度音。
按我的思索,这最后一步,即对位法的发明,乃是决定性的一步。虽然还不能完全肯
定
从时间上看它也是最后一步,但它肯定是通向复调音乐的最后一步。
当时,"奥尔加农"可能尚未被看作对单声部旋律的补充,也许那些教堂音乐是例外。
它
的产生很可能只是由于唱这旋律的会众嗓音高低不同。因此,它可能是一种宗教仪式,即
会
众咏唱圣歌的无意的产物。会众咏唱中势必会发生这种错误。例如,众所周知,在英国圣
公
会节日,按次中音部唱cantus firmus[定旋律]的会众很容易错误地跟着(八度音中的
)
最高音(最高音部)唱,而不是跟着次中音部唱。总之,只要按严格平行的唱法,就不会
有
复调。可能有不止一个声部,但是只有一个旋律。
完全可以设想,对位唱法也起源于会众们所犯的错误。因为,当平行唱法使一个声部
高
于原来的音调时,它就可能已降低为下一个声部所唱的音调,这一来便是contraPunctum[
逆
行于音符]而不是cum puncto[和音符一起〕的平行运动。在奥尔加农或福布尔东唱法中
,
可能都发生了这种情况。不管怎么说,这可以解释简单的音符一对一的对位法的第一条基
本
规则:逆行运动的结果必定只是八度音、五度音、三度音或六度音(全部从低音部算起)
。
但是,尽管对位法可能是这样起源的,但它的发明却一定得归功于某位音乐家,他第一个
认
识到,一个多少独立的第二旋律,有可能同原来的或基本的旋律即定旋律一起唱,而且像
奥
尔加农或福布尔东唱法一样不会干扰或妨碍基本的旋律。这就导致对位法的第二条基本规
则
:应避免平行的八度音和五度音,因为它们会破坏一个独立的第二旋律的预期效果。事实
上
,它们会产生一种未曾预期的(虽然是暂时的)奥尔加农效果,因而使第二旋律本身消失
,
因为这第二声部(像在奥尔加农那样)仅仅加强定旋律。平行的三度音和六度音(像在福
布
尔东中那样)是允许的音级,只要它们的前后紧接着一个(相对于某些部分)真正的逆行
运
动。
因此,基本的思想是:基本的或给定的旋律,即定旋律,限制了任何第二旋律(或对
位
)。但是,尽管有这些限制,对位还是表现为犹如自由发明的独立旋律,它有自己的旋律
而
又令人惊叹地适合于定旋律,但它与奥尔加农和福布尔东不同,它一点也不依赖定旋律。
一
旦把握了这一基本思想,我们也就理解了复调音乐。
我不打算详述这一点,而是要解释我就此所作的历史猜想。这个猜想事实上可能是错
的
,但它对我后来形成的所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我的猜想如下。
如果有希腊人的遗产以及安布罗斯[Ambrose]和格里高利大帝[Gregory theGreat」
时
代对教会调式的发展(和法规化),如果教会音乐家具有如民歌创作者那样的自由,那么
,
就不大可能产生对发明复调音乐的需要或激励,我猜想,正是教堂旋律被奉为正经,即教
义
对它们施加了教条式的限制,导致产生了定旋律,对位法才可能借以发展。既定的定旋律
提
供了一个框架、一种秩序、一种规则性,使发明的自由成为可能,而又不引起混乱。
在一些非欧洲音乐中,我们发现,既定的旋律引起了旋律的变奏:我认为这是一种类
似
的发展。然而,根据这一猜想,平行唱法旋律的传统组合与稳固的定旋律(它甚至不受逆
行
运动的干扰)相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崭新秩序的世界,一种新的和谐。
(本文共8页,请点击翻页继续阅读更加精彩内容)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FROM 166.111.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