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开复先生的公开信
尊敬的李开复先生,您好!我叫崔基哲,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过去十年中一直研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平台。您一直非常关心中国大学生的成长,曾给中国大学生写过五封公开信,最近又为中国大学生出版了《做最好的自己》一书,鼓励大学生走向成功!对这一切,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自信对人的一生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这是众人皆知的基本道理。作为同样关心大学生成长的“同志”,我想借着这封信和您探讨对自信的理解和培养自信的方法。
【对自信的理解】
首先,对自信的理解上,您在《做最好的自己》中写道:自信就是“我能比别人做得更好”,而且举了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先生的例子,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甚至在被别人超越的时候还是对自己说“我能比别人做的更好”。那么“别人”会是谁呢?张宏江先生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学们学得好。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跟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或者素不相识的人相比,而是和自己周围的同学、亲人、同事相比。既然要“做最好地自己”,那么为什么要和别人高低呢?如果一个人在他周围的人比自己做得更好的时候还想“我能比他们做得更好”,能让他们感到高兴吗?如果他们是不自信的人,也许不会发生冲突,但是如果他们也是自信的人,那会不会发生冲突呢?自信的人会不会很容易表现出“对别人的不服气”,或者显得“高傲”?自信的人,会不会为了证明(或显示)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而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优点压制别人的缺点?人比人的结果很容易造成“你死我活”的正面冲突。
我认为自信是“我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且只有建立在“别人也能做好”的基础上建立的自信才是健康的自信,因为我的很多事情需要和别人合作,甚至建立在别人做好的基础上。“自己的事情”里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领导下达的任务。在现代企业里,大部分业务不是一个人完成得,而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所以,重要的员工之间攀比谁比谁做得更好,而是大家有没有互相取长补短。您也非常强调团队合作,而团队合作的基础就是“大家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大学生的思路往双赢或多赢方向引导。
【培养自信的方法】
其次,在如何培养自信的方法上,您在《做最好的自己》中提出了获取自信的六个步骤:1)尊重自己、激励自己;2)赞美自己,从潜意识做起;3)用言行激发自信;4)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5)制定具体目标,由自觉达到自信;6)发挥优势,放飞自我。其实上述六个步骤都是已经自信的人做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获得自信的步骤(方法)。一个不自信的人不可能尊重自己,激励自己;反之,若一个人能尊重自己,激励自己,说明这个人已经很自信了。
我认为自信是“我能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这个自信就不能演空城计,而是需要人、才、物三大资源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知识。英才技术利用独特的社会科学知识激活人资源,并且带动其他资源和知识。一个人有了资源和知识,自然就会自信。在激活人资源的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相信别人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从“该相信哪些人,不该相信哪些人”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在“不能不信”和“不能全信”之间寻找平衡点(“度”),这样往往容易造成“半信半疑”、费力不讨好的结果,也无法激活人资源。与此相比,英才技术提出崭新的思路。据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让孙子从桌子上跳下来,一闪身躲开以后对他说“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爷爷”。后来,他有让孙子从桌子上跳下来,接住了以后对他说“世界上毕竟有些人是可以相信的,何况是你爷爷!”让孙子既相信爷爷,又不要相信爷爷,这就是“洛克菲勒难题”。
那么怎么解开这个难题呢?答案是,我们可以相信 “人人都有愿意帮助别人的美好心愿”,但不能相信“他们一定兑现承诺”,所以要做好别人违约的准备。若说美好心愿是一颗种子,那么闲散资源是可以让它结果实的土壤。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用自己的血本资源帮助自己,但是可以期待别人利用闲散资源帮助自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穷到一点闲散资源都没有,也没有一个人富裕到一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有美好心愿,而且有闲散资源,所以当我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会有人帮助我,所以我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回报帮助我的人,所以他们更能做好他们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更愿意帮助我。这样,我和大家都会越来越自信,这就是英才技术培养大学生健康自信的基本原理。有关这个问题的更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解开洛克菲勒难题》一书。
您虽然非常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但您的第一身份是企业家,曾经是微软全球副总裁,现在是Google中国总裁。如果您不是超人,就不会有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帮助大学生成长的具体方法,所以我认为您是非常关注大学生成长的“业余爱好者”。而我在过去的10年里专门研究大学生的成长之路,虽然在02~05年之间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这个研究,在和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继续完善和补充英才技术理论体系,现在重新回到过去的研究之路,可以说是以此为生的“职业人”。我还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行一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研读《解开洛克菲勒难题》的同学对人际关系、恋爱、工作、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我们正在计划开展更具体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成长。
在如何帮助大学生成长这个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您的观点正确,还是我的观点正确,而是找出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实施那个方法。我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这次讨论,为自己、为全体大学生和年轻人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
谢谢!
--
FROM 22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