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纪念庞薰琹先生诞辰100周年庞薰琹作品展暨艺术教育研讨会
为庆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纪念庞薰琹先生诞辰100周年,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常熟市人民政府、庞薰琹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世界艺术杂志社支持的“庞薰琹作品展暨艺术教育研讨会”于10月26日至11月6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览厅举行。
庞薰琹(1906-1985年)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开创者。
1925年,庞薰琹留学法国学习美术。法国巴黎的现代艺术精神和现代生活方式感染了青年的庞薰琹,他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也在领悟和反思中国艺术。他建立起在融合中西艺术的基础上推动中国艺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艺术理想,和以艺术振兴民族精神的人生信念。1930年归国后,庞薰琹发起组织“决澜社”,立志冲破陈腐、低靡的艺术气息掀起中国新艺术狂澜的出现。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批形式新颖有着现代主义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抗战爆发后,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他开始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并调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在走向传统、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庞薰琹尤为深刻地理解了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现实,他的艺术思想越来越向生活靠拢,在艺术创作上由绘画拓展至工艺美术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庞薰琹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艺美术事业和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重要创建人之一。庞薰琹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教育实践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他致力于中国历代装饰艺术的研究,写作了《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他从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无名工匠的艺术归入中国传统艺术的正宗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论述,从而为中国现代设计和现代绘画的发展找到了统一的根基。庞薰琹为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历经“反右”和“文革”的人生磨难,他始终忠诚于自己的艺术信念和人生信念,表现出为祖国、为人民的艺术赤子之心。
庞薰琹的一生广泛涉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和装饰艺术研究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卓有影响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是百年来中国现代设计与现代绘画开篇的缩影。庞薰琹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在艺术上的不懈创造,为今天中国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 庞薰琹艺术简介
庞薰琹(1906-1985年)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开创者。
1925年,庞薰琹留学法国学习美术。法国巴黎的现代艺术精神和现代生活方式感染了青年的庞薰琹,他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也在领悟和反思中国的艺术。他建立起在融合中西艺术的基础上推动中国艺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艺术理想,和以艺术振兴民族精神的人生信念。1930年归国后,他与艺术同道者发起组织“决澜社”,立志冲破陈腐、低靡的艺术气息掀起中国新艺术狂澜的出现。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批形式新颖,有着现代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抗战爆发后,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他开始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并调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在走向传统、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庞薰琹尤为深刻地理解了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现实,他的艺术思想越来越向生活靠拢,在艺术创作上由绘画拓展至工艺美术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庞薰琹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艺美术事业和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重要创建人之一。庞薰琹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教育实践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他致力于中国历代装饰艺术的研究,写作了《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他从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无名工匠的艺术归入中国传统艺术的正宗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论述,从而为中国现代设计和现代绘画的发展找到了统一的根基。庞薰琹为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虽历经“反右”和“文革”的人生磨难,他始终忠诚于自己的艺术信念和人生信念,表现出为祖国、为人民的艺术赤子之心。
庞薰琹的一生广泛涉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和装饰艺术研究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卓有影响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是百年来中国现代设计与现代绘画开篇的缩影。庞薰琹在自述中所言“我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为今天中国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