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严扬
一、 我系本科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思路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调整的宏观背景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于1999年11月整体并入清华
大学,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由此揭开了学院教学改革的序幕。在此后一年多
的时间里,在对国内外同类院校教学体系进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工业设计
人材的需求、美术学院的总体教改思路和工业设计系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
我系教学体系调整方案。该方案几易其稿,经反复讨论后基本确定下来,将从2001级开
始具体贯彻实施,并通过今后连续几年的调整充实使之完善。这次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顺学科关系、建立以工业设计学科为基础的教学体系结构
自90年代初起我院共实行了长达10年的两年制基础部教学制度。其打破学科界限、拓宽
学生知识面的想法具有进步意义,但是由于未能认真研究什么是工艺美院各专业的基础
,以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如何衔接等问题,使得基础部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万金
油式的基础教育,与后两年专业系的教学体系脱节。后来虽然在基础部采取了按专业特
点分学群设课、专业系负责第三学期(二年级下学期)课程安排等改进措施,但是未能根
本改变课程体系割裂的局面。对于我系来讲,只能把少量必补的工业设计技术基础课和
专业课勉强塞进后两年,使得我系原来实施的教学体系无法实施,产品设计和展示设计
两个专业方向没有机会接受共同的工业设计基础教育。学院并入清华以后,取消了反映
问题较多的基础部制度,改为设定一定量的院定必修课制度,使得我系可以重新按照工
业设计的教学规律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措施如下:
强化工业设计作为各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的作用,各专业均接受共同的工业设计基础课
程训练。经调整后的课时比例为系定专业公共课(504课时)与专业课(556课时)课时接近
,保证了工业设计共同课程的强度。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我系把工业设计的基础课程
整理为“工业设计造型基础”、“工业设计表达”、“工业设计工程”和“工业设计理
论”四个课程群,构成了从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到操作技能的几方面学科基
础训练体系。
--
FROM 166.111.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