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门外汉,一点也不会钢琴。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的认识是如果演奏出来的曲子听起来感觉象是有一口气连贯到底的,是有生命的,就是相当好了。如果其中,还能听出感情的细腻变化和起伏,那就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了,会很容易的让人共情。而指法究竟是否标准我觉得应该不是主要的方面,试想,指法标准,节奏也恰当,速度也合适,但是就是听不出来感情,那无疑是相当失败吧。音乐最大的目的我认为就是表达情感,交流情感。而非其他。
很同意changxin6699 的观点。
【 在 changxin6699 (Simone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size=3]一直想谈谈教学中指法的问题。
: 上课用的教材很多都会有指法的提示,这些指法都是编者后加上去的。记得大学教授单独授课时曾经对我说:“什么是好的指法?就是你弹起来更方便,更能发挥你的技巧,就是好指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法,你也一样。”
: 所以上课时候我不是不强调指法,而是不过多于纠结,除非他们用的指法真的影响了音乐的流畅性和技巧的发挥,我会高吼:“你真的觉得这个指法舒服么??如果你觉得舒服!为什么听起来音乐这么别扭!”这时孩子就会重新找到自己觉得更舒服同时会让音乐听起来更连贯的指法,其实这就是目的,而不是固定的就用某一套书籍里面的指法来限制他自己寻找的过程。
: ...................
--
FROM 2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