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只在加工运输方面有优势吧。一箱蜂大概需要5亩左右的花,规模养殖需要连片的花。把蜜采回来之后吐在蜂巢里,一部分工蜂就反复吞吐这些蜜,吞吐的过程加进去酶,这是酿造,另外有些工蜂就在蜂箱口扇翅膀,把水汽排出去。这个过程要持续一到两周,酿造成熟封盖,养蜂人割蜜,这是真正的蜂蜜。一般一个花期也就一两周,同一块地的同一种花,每年泌蜜情况也不相同,某一年可能根本不泌蜜。一旦花不泌蜜,就得赶快专场。一场大风,一场雨都可能导致花停止泌蜜,这就要错过一个花期。养蜂要跟着花到处跑,规模养殖没法保证从南到北都有这种大片的铁杆蜜源。现在几十箱到几百箱的规模应该是市场自发形成成本最低的养殖方式。
国内蜂蜜产业生产环节还真有规模化的,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大米或玉米淀粉裂解,做成蜂蜜,加上包装,成本只有几块钱。出口欧盟的蜂蜜,可以跟蜜蜂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指标符合。美国用反倾销的名义不进口中国蜂蜜,然后发现不养蜂的印度蜂蜜出口量激增,又规定从印度进口的蜂蜜必须有当地花粉,然后印度出口的蜜里面就有了当地花粉。黔驴技穷的美国人又限制印度蜂蜜的进口,然后新加坡的蜂蜜出口量激增。这场斗争持续了十多年了吧。
【 在 mash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不可能?蜂蜜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规模化了,你真的无视?小农作坊的成本和
: 大规模养殖的成本当然不在一个量级上了。当年小作坊的青霉素成本比黄金贵多了,工
: 业化后成本下降了几十倍,你能说工业化的青霉素质量不行,没效果?
: ...................
--
FROM 58.8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