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儿童自闭症的几个问题
1、诊断时去过北大妇幼、儿童医院和博爱医院,了解到康复训练北京有好多民办的机构,也有我们的家园、博爱儿童康复中心这样的事业单位,不知道哪家比较好?
2、还有我觉得诊断出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高强度训练,特别是社交训练。不知道大家的观点?
3、是不是即使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很高兴看到这个版面,也希望跟大家多交流。毕竟能够坚持下来实在需要勇气和相互鼓励。
--
FROM 115.34.102.*
建议在置顶那个文章提问问题
我先尝试回答,回头等斯卡布莱恩专业回答
1,康复机构好的有,但是最看重的是老师个人水平,可遇不可求
2,社交训练不是第一位,先提升孩子的基础能力,至于高强度的,这个是美好的设想,实际上孩子吃不了
3,至于需要多久,取决于孩子的自身能力,比如智商等。预后怎么样,在于科学的干预方法及孩子自身的条件。好的将来基本上和正常孩子差距不大。
慢慢在班里多学,家长要吃很多苦。调整好心态。自闭症没那么绝望
最后祝愿宝宝变好
ps 孩子多大?
【 在 v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诊断时去过北大妇幼、儿童医院和博爱医院,了解到康复训练北京有好多民办的机构,也有我们的家园、博爱儿童康复中心这样的事业单位,不知道哪家比较好?
: 2、还有我觉得诊断出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高强度训练,特别是社交训练。不知道大家的观点?
: 3、是不是即使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 ...................
--
FROM 59.65.244.*
建议其他家长也看看我的回复
咨询建议贴最好带着孩子的年龄,这样会有针对性的方法
其次,最好简单说说孩子的基本情况
【 在 v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诊断时去过北大妇幼、儿童医院和博爱医院,了解到康复训练北京有好多民办的机构,也有我们的家园、博爱儿童康复中心这样的事业单位,不知道哪家比较好?
: 2、还有我觉得诊断出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高强度训练,特别是社交训练。不知道大家的观点?
: 3、是不是即使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 ...................
--
FROM 59.65.244.*
现在条件好了,我个人不建议强调社交训练
根据孩子实际特点引导他的能力发展效果更好一些
我个人认为社交能力的缺陷是孩子学习方式造成的
这个假说思路是
神经元异常->对他人行为的基本复制模仿能力异常->对人无特别响应与认知->无社交概念形成
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这个事情肯定是未知数
如果强调社交训练大概率是失败的
【 在 viter (平生最爱英雄) 的大作中提到: 】
: 1、诊断时去过北大妇幼、儿童医院和博爱医院,了解到康复训练北京有好多民办的机构,也有我们的家园、博爱儿童康复中心这样的事业单位,不知道哪家比较好?
: 2、还有我觉得诊断出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高强度训练,特别是社交训练。不知道大家的观点?
: 3、是不是即使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 ...................
--
FROM 36.249.133.*
您建议的干预思路和方法是?有时间就细写。然后放到精华帖。
【 在 aqu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条件好了,我个人不建议强调社交训练
: 根据孩子实际特点引导他的能力发展效果更好一些
: 我个人认为社交能力的缺陷是孩子学习方式造成的
: ...................
--
FROM 59.65.244.*
没法建议
因为这是我在我个人的假说的框架下的设想
实际上还没有验证
在这里的诸位家长其实是想要谋求解药的
而且大多数人试错的代价是无法接受的
全当我在这里胡说八道
从我的思路出发是
因为神经元异常
造成了初始发育阶段对他人行为的响应的异常
这种异常就是原始的无意义的模仿行为或者模仿想法较弱
造成了对他人的模仿能力较差,以及思维方式上对“人”对“同类”的认知不够强烈
进而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后果
所以我觉得应当重新建立孩子模仿的能力
特别是对他人的模仿
不强调模仿什么、为什么模仿、模仿是否有意义
只要是模仿就可以,但是必须是对人的模仿
最好在模仿的训练上让孩子能有所“收获”
这种收获是让孩子觉得模仿“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某种正面的体验
最终尝试让孩子建立起对“他人”对“同类”异于“其他”,异于“事物”的认识
之所以从这么原始的能力开始训练
是因为我个人认为社交能力对于已经有孤独症行为学特征的孩子来说
是过于高级、过于抽象的能力
孩子无法理解这种能力的价值和意义,会毫无兴趣,无法实际接受训练
以上完全是我的一家之言
我不是家长、也不是机构的从业人员、更不是临床心理医
我工科出身搞了几年神经科学研究孤独症
从临床角度来说
有很多派别强调不要讨论病因
只考虑当下与未来能够获得什么
其实就是为了不让家长浪费时间
降低孤独症家庭的试错成本
尽可能的提高孩子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我的这个思路是从病因上入手
如果我认为的病因是对的
那就有机会尽可能开发引导孩子的能力
如果是错的那就纯粹浪费了诸位的时间了
短期内我没有条件验证这个致病逻辑是不是对的
这基本上就和我最讨厌的中医一样了
....一个假设的模型下
如果这个模型没错
则描述的后续符合逻辑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一旦这个模型是错的
则所有的方法和结论都是扯淡
估计诸位也看过听过走过很多冤枉路了
当个段子看吧
【 在 chenyufine (八宝齐)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建议的干预思路和方法是?有时间就细写。然后放到精华帖。
--
FROM 36.249.133.*
非常感谢!
欢迎有独到见解的文章
【 在 aqu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建议
: 因为这是我在我个人的假说的框架下的设想
: 实际上还没有验证
: ...................
--
FROM 61.148.244.*
刚刚有空仔细读了一遍
几个问题和您探讨一下
模仿,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基本的能力
您文章也提到,对于闭娃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模仿等级高低应该是天生具备的,我赞同
但是有些模仿训练让我感到很悲观
比如DPI,孩子模仿拍手等
以孩子能力,能理解吗?
所以您的理论如果带有可操作的模仿,那么我非常赞同和支持
【 在 aqu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建议
: 因为这是我在我个人的假说的框架下的设想
: 实际上还没有验证
: ...................
--
FROM 61.148.244.*
其实我觉得模仿已经非常高级的行为了
模仿已经是在镜像神经元大量被动响应的基础上
形成的主动行为了
孤独症的孩子主动性都很低
一件事让他来做必须是他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
任何缺少价值反馈的训练都是非常困难
孩子能配合的模仿行为一般是没什么价值反馈
而且有明显的受限式的范围
想要扩展模仿行为的范围必须让孩子觉得
其他的模仿行为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想要主动制造价值反馈其实也很困难,
因为孩子的能力以及不配合
几乎不给你奖励他的机会
我觉得可以主动制造产生这种价值反馈的契机
让孩子先认识到有奖励、有意义
比如你去模仿他 然后奖励自己
奖励形式则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有明显受限性的东西
这个是没办法的
可能很多家长非常厌恶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那几样东西
但是对孩子来说有意义的东西就是这么少
只能从这几方面创建价值反馈
【 在 chenyufine (八宝齐)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有空仔细读了一遍
: 几个问题和您探讨一下
: 模仿,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基本的能力
: ...................
--
FROM 36.249.133.*
一看就是有深入分析的
我可能是得寸进尺了,真的,要是有具体实操,那就太完美了,我都愿意尝试。再次感谢您为本版做出的奉献!
【 在 aqu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觉得模仿已经非常高级的行为了
: 模仿已经是在镜像神经元大量被动响应的基础上
: 形成的主动行为了
: ...................
--
FROM 61.14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