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在大多数事情上,和普通人一样。如果能通过学习,让自己隐藏在普通人中不被发现或特意关注,就算正常了。
我是在记录孩子的成长经历,而不只是在记录孩子的问题。看着她一点点长大,通过前后的对比,看到她的向好的变化,家长是非常欣慰、非常开心的。
父母都是不善言谈,不爱聚会扎堆的人。四岁多的时候,老师叫家长到幼儿园,让多带孩子玩。家长才开始关注到孩子的特殊之处。看到幼儿园录的视频,其他孩子都和老师愉快地互动、叽叽喳喳地打闹玩耍,自己孩子游离在整个环境之外,低着头自己玩手指,家长是比较心疼的。
排斥上幼儿园、哭闹的问题。一开始入园或者长假之后,大多数孩子都会哭,一般都是哭一两个星期,超过一个月的极少。我家孩子哭了三年,家长还是心挺大的,整个幼儿园的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都知道她爱哭。
从老师开始提醒,父母就特意多带孩子出去玩,尽量约她喜欢的小朋友一起。虽然说是一块玩,但是,我家孩子基本不和小朋友互动。在幼儿园,同班的孩子,还学老师,主动照顾我家孩子(注:老师和孩子和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我家孩子疑似阿斯伯格,他们就认为我家孩子爱哭、发育慢)。所以,父母非常感谢一块玩的其他孩子和家长,也非常感谢老师的照顾。从一开始的自顾自的疯跑,到逐渐一起玩,到慢慢和小朋友有语言上的互动,每一步,都是大的进步。在家里,父母也尽量多陪伴,多和孩子语言沟通,多一点点引导她的情绪。在陷到牛角尖里的时候,父母也不采取强迫、暴力或精神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以免形成情绪的负面循环。等她情绪平复了,再慢慢给她讲道理,言传身教。
现在,虽然不能阅读别人的表情,理解别人的情绪。但是,可以和别人语言沟通,能听懂字面的意思,也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能做到这点,基本就能做个普通人了。眼睛、目光的对视,也一点点有了,希望她在这方面继续进步。
有的事情,是通过统计、正态分布,筛出来小比例的人群,作为特殊人群。而有的事情,是有绝对标准的,比如肥胖、比如血压、比如过敏人群、比如视力。据研究统计,超过1%的孩子属于孤独症,这其中又细分为不同的类型,高功能阿斯,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留意过擅长察言观色、情绪感知的孩子的表现,他们表现出来的这方面的能力,真的会让大人惊叹。
我家孩子,智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刻板、重复行为,基本没有了。运动、体能弱之类的,那都是小事。真正的弱点就在社交、情绪感知,阅读别人的表情,理解别人的情绪。家长通过学习、引导、陪伴,让她一点点提高。从现在的状态来看,正常上学,问题不大。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大人也在不断地成长、学习,并且不断地更新对人、对社会的观点和看法。真的很奇妙。
【 在 cain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你觉得“2岁9个月上幼儿园,几乎每天入园都要哭。”和“同一个动画片,能连续看很多天、很多遍。”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值得疑似的么?
:
--
修改:ms5841 FROM 106.38.99.*
FROM 117.1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