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的背着别人偷玩的游戏,上次臭臭妈妈做到不错的,孩子在吃东西的不知情况的时候,妈妈慢慢的从孩子的背后走过去,意思我偷你的东西了,只要孩子不经意的看你一眼,你就假装给发现了,立马退回去。开始孩子会觉得奇怪的,然后一会又看你,你又夸张的退回去。然后辅助人要去辅助孩子说你不要偷吃我的东西,然后引导孩子去看妈妈。去瞪妈妈去做个非语言的部分
明白了吗?妈妈开始鬼鬼祟祟的在孩子面假装伸手拿,孩子一看,你就缩回去。又继续去拿,又缩回去,然后才可以辅助孩子说不准偷我的慢慢的这样的能力就出来了。就是利用孩子眼睛的观察,了解了情况,再通过眼睛去预测到别人的行为,就是你一看妈妈,妈妈就会退后的,
这个是最初的让孩子利用眼神来和我们交流,这个 眼神是有动机的,是有力量的,我用行动来强化孩子眼睛的沟通能力。所以这样的多频率的去使用眼睛的功能 ,才会慢慢的提高能力的。
也可以反过来,当孩子想拿东西的时候,或者搞破坏的时候,你可以咳咳一声,接着瞪眼睛,大力摇头,让孩子明白你的意思,是能砰,不能拿。有时候也是可以作为游戏互动进行的
我记得这个能力,我们三岁左右,我就开始这样和孩子互动玩了喜欢多用眼睛交流的能力去和孩子沟通,我们三岁我已经经常这样和孩子互动了,我们和孩子互动,质量要求比较高,就是每次是有效的互动,是在一个频率上的
2. 放高高,把孩子放到高处,孩子自己无法下来的,孩子在高地方,感觉到危险的时候眼神就会特别的集中,孩子渴望求助,渴望你抱他下来,那么爸爸在远处,一步一步的跳过来,爸爸并且说,我来了,跳了几步后,停止了,等待孩子需求语言,孩子说,跳一步,爸爸就跳一步,这样让孩子控制着爸爸的行为,最后把孩子抱下来了。如果孩子说了但是不看你,你就等孩子一看,你就立马跳,这样要求到语言和眼神,还可以加一个手势,招手的动作。
因为有点危险,需要一个大人旁边辅助一下。这个圆圆家做的很好的,如果没有语言的,就是非语言就好了。
孩子在高处会高度的集中看你,所以各种想办法,让孩子去体验,还有学习滑轮,游泳,孩子担心危险,就会集中精力看你的,你看看那些小婴儿刚学习走路都是盯着你来走的,所以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活动。
3.气球游戏,开始得按一定的频率给孩子放,如,1,2,3放,那么玩几次后,孩子很开心,多次后我中断,我会发口令1,2,3后就不说话了,孩子会接着说“放”,但是我们还是不动,当孩子看我一下的时候,立马放气球给孩子强化眼神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去使用眼神,特别是年龄特别小的孩子,都是在补婴儿的眼神
4.大人先做示范,准备好打气筒,和气球,提供多种颜色,让孩子选择,当然不要让孩子自己去拿,我们可以拿起来让孩子选择,或者用手指,等等,选好了,爸爸开始打气了,一边打一边描述,“打气打气哇越变越大了哦,哇变成一条红色的毛毛虫气球了,飞到天空哦,哇飞到天花板了,这个位置可以每次都变化,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比如飞到灯上,飞到厨房,飞到阳台,飞到厕所,等等
多次示范后,我们可以假装停下来,可以让孩子主动要求,主动拿气球和打气筒给你 ,做结构化了,当然这个是孩子很想继续玩,才能这样的,如果孩子会走开的话,我们就继续激情主动。好了孩子都拿好东西给你了,你就不动,孩子会指挥你,爸爸打气,你就慢慢的打,然后孩子说,快点打气,爸爸加油,你就加速大气,打完后,孩子选择毛毛虫飞到哪里呢?
家长多一些形容词,形容情景,好了,一个回合结束,循环再玩,能力好的可以加生活情景,可以参考第二册游戏书,比如哇气球饿了,要飞去餐厅了,气球想拉粑粑好去厕所哦,气球想去睡觉了等等,加更多的人性化的东西了。
能力弱的,就是孩子能主动拿气球给你,要求你打气,有语言和眼神还有动作,就可以了。
所以能力弱的孩子,要利用好孩子喜欢的玩具,提高孩子的能力。
5.拿个沙包骰子,我用毛巾包起来,边甩边说“天灵灵……”,然后我说出来3个点点,结果甩出来的骰子是5个点,我夸张的说错了……
这个游戏就get到了孩子的笑点
孩子乐得都直打嗝,手舞足蹈的一直盯着我,期待我再玩
然后孩子自己也来甩,念“天灵灵……”他说出来7个点,我就教他,骰子最大只有6个点
教了最大的概念
然后和孩子玩抢骰子,妈妈丢,我和孩子去抢,抢到了谁赢,谁会得到奖励
教孩子输赢的概念
6.希希和爸爸一起玩“手拉手,冲豆袋”游戏,我们一起手拉手朝豆袋跑过去,跑的过程中爸爸可以上蹿下跳的,快到终点的时候爸爸假装被石头绊倒了,滑稽的趴在豆袋椅上,然后爸爸和希希面对面大笑。
7.《吃希希游戏》
爸爸面对着希希。爸爸说“我要吃耳朵”,轻轻的捏一下希希的耳朵假装吃到嘴里,表演很美味。爸爸说“我要吃鼻子”,轻轻的捏一下希希的鼻子假装吃到嘴里,表演皱眉。重复这个游戏,让希希明白游戏流程。
疯玩玩法:
希希体验了被捏了某个部位的感觉,也可能会关注到爸爸的表演,整个游戏气氛很足,希希很快乐。希希只要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用想,就会体验这种快乐。爸爸是产生快乐的工具。
推荐玩法:
① 利用“中断、等待”技巧吸引希希眼神
重复上述快乐的游戏,某次,爸爸又说“我要吃……”拉长声音(中断),等待希希3秒钟,希希会奇怪爸爸怎么没继续说呢,眼神就会看过来,眼神就是爸爸要希希学会的社会性沟通,所以爸爸立刻继续说“脚丫丫”, 捏一下脚假装吃,或直接把脚放嘴边,然后表演被臭到了。
② 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
游戏中家长使用的语言要与孩子能力相匹配,如果超出了孩子接受的能力,孩子很难抓住重点,无法学习模仿。如果孩子不会说话,那家长使用的语言越简单越好;如果孩子会说单字,家长也说单字;孩子会说短句,家长也说短句。建议家长使用重复的语句,比如“吃……吃……吃”、“我要吃……我要吃……我要吃……”,用重复的语言加深孩子的印象。
③ 改变游戏,产生出乎意料的乐趣
再有趣的游戏,玩的次数多了,千篇一律,也会失去乐趣。所以我们要在游戏中加入出乎意料的改变。比如爸爸一直都是吃希希,突然抓一下自己的大腿假装吃了,痛苦大叫说“啊!吃错人了”,或者抓希希时抓偏了,假装抓起一块沙发吃了,说“呸呸呸”,或者抓起希希的脚,说“洗一洗”,用手搓希希的脚心,像挠痒痒一样。
④ 结束游戏
当孩子的注意力明显下降,那就适时结束游戏,准备开启另一个游戏吧。比如希希不怎么笑了,注意力开始分散,或者想离开沙发,爸爸吸引希希看向爸爸,摇摇头说“不玩了”。接着爸爸准备下一个游戏。
8.《打气球游戏》
道具:打气筒(孩子无法独自操作,最好是用脚踩气的),彩色气球(球形的、长条形的、各种颜色、各种大小)
玩法: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一边打气一边有节奏的说“气球气球吹吹,气球气球吹!气球气球吹吹,气球气球吹!”,气球逐渐变大,爸爸说“打好了”,然后把气球口朝下,说“1……2……3!飞!”同时松手,气球就噌的一下飞到天上,爸爸配音“呜……嗖嗖”。气球没气了,爸爸说“没气了”、“掉下来了”、“啪嗒”。这个游戏属于使用道具的视觉感官游戏。
这个游戏我用到了很多游戏技巧,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① 吸引
我一开始没有发指令叫希希过来玩游戏,只是独自在玩。我的玩法要富有激情,烘托出快乐的氛围,提高希希的关注,看他会不会被吸引。如果玩了几次他都没理会,证明他对这个游戏没兴趣,那就换下一个游戏道具。如果他停下了手里正在做的事,眼睛看过来了,或者人走过来了,证明这个游戏已经挑起了他的兴趣,“主动沟通”成功了一半。
② 利用“中断、等待”技巧诱导希希发起主动沟通
几个回合以后,我并没有开始游戏(中断),等待希希发起继续游戏的沟通。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孩子初期能力不足时,他的沟通信号可能非常隐蔽,有可能是声音、语言、动作,也可能只是眼神、火星语或情绪等。家长一定要留心孩子的沟通信号并及时回应,这能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每一个沟通信号都是有效的。另外,有的家长已经捕捉到孩子发出的沟通信号了,却进一步要求孩子更多的信号(比如眼神、语言等),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诉求,这很可能打消孩子沟通的积极性,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在孩子表达了沟通信号时,旁白“开始”或“玩”同时满足孩子的请求。
③ 增加主动沟通信号
当希希已经习惯使用主动沟通让我开始游戏后,我尝试让希希增加更多的主动沟通信号,比如眼神。因此,我延长了回应间隔时间,并用以下方法吸引希希看向我,当孩子眼神看过来后,立刻开始游戏。
④ 利用“中断、等待”技巧吸引希希眼神
游戏过程中我说“气球气球吹吹,气球吹,气球气球吹吹,气球气球……”中断(加重最后那个“气球”发音,提醒希希),等待希希眼神看过来,然后我继续夸张的说“吹!”。我说“1……2……”中断,等待希希眼神看过来,然后夸张的说“3!飞!”。
⑤ 增加更多的社交互动
? 选择:我左手拿红色气球,右手拿蓝色气球,问希希“哪个”?希希发出沟通信号选择的是红色的。我点头和旁白“红色的”,开始游戏。
? 否定:希希的沟通信号选择的是红色的,我故意给他蓝色的。希希犹豫时,我摇头和旁白“不”,重新拿红色的旁白“红色的”,开始游戏。
? 合作:我说“一起”或“帮忙”,辅助希希和我一起打气(主要出力的还是我,希希只是有个样子)。
? 听指令:当我明确知道希希喜欢哪种气球以后,我会把不使用的气球全部收走,只留几个希希喜欢的气球。气球飞走了,我手里没有气球了,我发指令“拿”同时用手指提示拿哪个,辅助希希把气球拿回来。
⑥ 改变游戏,产生出乎意料的乐趣
气球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会使飞起来的效果不一样。所以一开始可以只玩同样形状的不同颜色的气球,当孩子的兴趣变低时,加入其他形状的气球,让视觉体验不一样,继续提升游戏乐趣。
气球也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飞,比如朝沙发飞,朝窗户飞,或有时候飞到妈妈那边,把妈妈吓一跳,都可以继续提升游戏的乐趣。
一开始不要把所有的玩法全部展示出来,随着孩子兴趣的降低,增加新的玩法,延长游戏时间。
⑦ 结束游戏
当孩子的注意力明显下降,那就适时结束游戏,吸引希希看向我,我摇头说“不玩了”。
⑧ 收玩具
我旁白“收玩具喽”,然后一个一个把气球放回袋子里,每收一个旁白“收”(重复性语言)。我快速把气球收起来,只留一个气球在袋子旁,拉回希希的注意力,指指这个气球说“收”,给希希3秒钟反应,如果他没有动,我再发一次指令“收”,然后立刻辅助他把气球放回袋子里。如果希希3秒内模仿我刚才的动作把气球收起来了,摸摸头表扬他“你真棒”。
这个游戏里的社会性互动包含了主动沟通、眼神、非语言、指令等。认知包含了气球、数字、形状(大、小、圆圆的、长长的等)、家具(沙发、窗户等)、颜色(红色、绿色等)。理解包含了飞、拿、收、点头、摇头、结束等。我们可以按照孩子的能力设计游戏的难易程度。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借助玩具时也要尽量建立玩具和人的联结,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人有更多的兴趣。
9.给希希穿衣服时怎么玩
① 穿上衣,头往外钻时,我会说“哎呀,哎呀,使劲儿,卡住啦!照照镜子,哈哈哈,好奇怪,半张脸,再使劲儿,砰!出来了!”
② 穿裤子,伸脚时,我会阴阳怪气的说“大脚丫子列车就要进站了”,脚出来以后,我会抓着脚在我身上继续开车,配音“哐当、哐当”,一直开到我的脸上,我会说“到站了,啊!好臭的车!”
③ 穿袜子,我会拍拍脚,对着脚说话“希希,戴帽子了,咦,怎么不说话?哎呀,这是脚,拿错了”,摸摸头说“这才是头啊”。
④ 戴头饰,拿妈妈的头花,假装飞机,飞来飞去配音“呜呜呜,降落了,真好看,照照镜子,咦,变成小女孩了,不对不对,希希是男孩子,不带头饰”。
⑤ 穿鞋,撕开魔术贴,我配音“嘶!啊!嘴巴,痛死了!”,拿出鞋舌时配音“啊,舌头,天哪”,脚穿进去了配音“嗯!好臭”,粘上魔术贴时学吃饭的声音和吧唧嘴。(将来希希自己穿鞋时,这个步骤就变成有趣的口诀:撕嘴巴、抽舌头、伸脚丫、吃掉)
10.帮希希打开零食包装时怎么玩
① 假装零食包装超级难开,我假装用了很大的力气(手在颤抖),配合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声音,最后打开了包装,我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坐在沙发上,舒了一口气,擦了擦汗,说“太难开了”。
② 我假装用了很大力气也没打开,我说“我力气小,找XX帮忙”,可以说名称比如妈妈,也可以指向妈妈,也可以用眼睛瞟一下妈妈,后面两种就是非语言。
③ 我假装用了很大力气也没打开,我说“帮帮我”,辅助希希搭把手,然后我立刻打开包装,表扬他“希希真好”。
④ 我把包装袋打开了足够大,就差一点点就能打开了,假装自己没力气了,说“爸爸没力气了,打不开,希希试试”,希希轻松的打开了,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真厉害,力气好大”。
11. 洗手怎么玩
洗手的步骤很多,希希经常会遗漏,如果把洗手变得有趣,希希玩的时候,就把步骤记住了。于是我把洗手拆解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并命名:开水,冲手,打沫沫,手心,手背,交叉,卟叽卟叽(单手握拳搓),冲水。这里的“沫沫”是第一个乐趣点,我可以配音“沫沫出来喽,好滑呀,白白的/绿绿的”,“卟叽卟叽”是第二个乐趣点,因为手上有沫沫时,单手搓时会发出“卟叽卟叽”的声音,我就做各种奇怪的配音。整个洗手的过程很有趣,希希很配合,将来也会记住这个有趣的洗手口诀。
另外,自闭症孩子更喜欢用眼睛看,而非耳朵听,所以给他们讲解步骤时,还不如示范给他们看。
12.吃饭或吃辅食怎么玩
① 喂希希吃饭
假装勺子是个飞机,会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或者假装是个火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或者假装是个汽车,发出“滴滴叭叭”的声音。喂希希吃饭时,我假装飞机(勺子)在天上飞,装上西蓝花,飞到蘑菇那里怪声怪气的说“你好,蘑菇”,飞向希希时说“呜呜呜”,停到嘴边时说“糟糕”,希希张开嘴巴时说“不,完蛋了”,吃进去时说“哎呀,哎呦,屁股,疼死了”。如果希希溜号了,也可以飞到他的眼睛那里说“喂喂喂,飞错地方了”,有时候也可以开到爸爸嘴边说“错了错了”等。
② 希希自己吃饭
我会跟随他的动作适时配音,比如“我是蘑菇,你戳到我了,放开我,米饭哥哥,救命啊,不不不,糟糕,完蛋了,哎呀,哎呀,我的屁股……”,偶尔停顿,希希会疑惑爸爸怎么不配音了,然后眼神就会看过来,我会和希希做一下眼神交流,比如眼神瞟一下其他菜,问他吃不吃这个等等。
③ 一起吃零食
我和希希面对面坐着,桌子上摆着他喜欢吃的零食,比如一个好多鱼。我先坏坏的笑,吸引他注意到我,然后说“看后面”并指一下后面(语言+非语言),希希回头了,我就把桌子上的好多鱼吃掉了,一边吃还洋洋得意的摇头晃脑。然后再放一个好多鱼,妈妈可以辅助希希说“爸爸看后面”,我回头时希希快速把好多鱼吃掉了,然后我就做出很生气的表情,希希就会觉得非常有趣。
希希一开始的思维和语言并不丰富,多数是我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所以我要开阔思维,各种骗人的话都可以教给他,比如“天上有只猪、妈妈走了、哇你看那是什么!啊……(惊恐表情指着某处,非语言)”,希希觉得有趣就会学习模仿。继续变化,比如希希说“天上有只猪”时,我会说“怎么可能,猪不会飞”,就是告诉他,不是什么假话别人都信。
13.希希要抱抱怎么玩
① 希希表示要抱抱,我点头说好,然后五指张开,掐他的腰,他会觉得很痒,辅助他说“手合上”,于是我手指并拢,还是掐他的腰,还是挠痒痒,辅助他说“不掐腰,掐这(腋下)”,怎么有趣怎么玩,折腾半天,才把希希抱起来。
② 刚抱起来没一会,我会突然放下胳膊,希希就会掉下去,然后我再快速接住他,哈哈大笑。我也可以抱着他时,手臂乱动,他就会在我的手臂上颠簸,加上我的搞怪的声音,也是个有趣的小游戏。这两个游戏可以换着玩,趁希希不备时就松手,有防备时就乱动。也可以让他选择玩哪个,比如他选择了乱动,我就松手,然后哈哈大笑说“上当了吧”。
③ 玩一会,我说“累了,躺着抱吧”,于是把希希横着抱,然后把希希的腿轻微抬高,头轻微朝下,假装希希颠倒了,看着希希的脚丫说话,脚丫不会回答,我就故意离近一些,然后说“头怎么臭臭的”,也可以对着头惊恐的说“屁股上怎么有个嘴巴”?
④ 玩一会,我就把希希放下来了,他还要抱,我说“累死了,背背吧”,于是蹲下来,他趴上来,我当着他的面五指张开,然后掐他的屁股,他会觉得很痒,又重复了第一条的游戏。背起来以后,也可以玩“卖狗肉”游戏,我说“卖狗肉嘞,今天不买明天臭嘞”,“妈妈买不买”?“是死的,不会动”,然后再掐一下屁股,希希很痒就会动,然后我假装吓了一大跳的说“啊,怎么活了”。
⑤ 玩一会,我又把希希放下来了,他还要抱,我说“骑脖子”,然后我假装希希特别沉,我夸张的表演抬不起来,希希会觉得很有趣,他眼神看我了,我立刻把他举起来骑到脖子上,说“希希看爸爸了,爸爸有力气”。这里也可以按照孩子的能力玩假想游戏,比如我假装是机器人,没电了,让希希给我充电。也可以假装我的五官是按钮,辅助希希按某一个位置,按眼睛是鬼脸,按嘴巴是挠痒痒,按鼻子才是骑脖子等。也可以假装我是个气球人,抱着肩膀蹲在地上,表演没气了,辅助希希打气(像吹气球一样),随着他的吹气,我慢慢站起来,伸展开手臂,最后站起来变大,还要辅助希希把吹气孔堵住,否则我又漏气了变小了。
等我准备把希希骑在脖子上时,也可变化,比如说“举高了”, 让他骑在头上,然后转动脑袋,希希屁股就会很痒。也可以让希希骑在胳膊上。也可以骑在肩膀上以后,我又变成了机器人,随着希希的触摸随机变化动作。
⑥ 玩一会,我又把希希放下来了,他还要抱,我假装看不见他,四处找说“希希呢?”,然后转身背对着他,希希就想跑到我面前,我就一直转,希希就一直跟着跑,我也可以假装哭,说“呜呜呜,希希不见了,希希呢”,辅助他说“我在这”,然后我立刻停下来蹲下,搂着希希微笑的说“看到希希了,好开心”。
⑦ 希希又要抱,这时候来了一阵风,我假装自己是个很轻的纸片,被这阵风吹走了,(如果不知道怎么飞,你把一张小碎纸从窗户扔出去看看),然后喊“救救我”,希希跑过来拉住我,我说“希希真厉害,会保护爸爸”。
14.偷袭、折腾
如果希希在一个人独处、无聊、发呆、自言自语、自我刺激,或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时,我会用这个方法和他互动。
① 假装我是只怪兽,五指张开,龇牙咧嘴的从远处鬼鬼祟祟的朝希希走去,如果他没注意到我,我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希希看过来了,我立刻定住不动,保持刚才的姿势和表情,如果他不看我了,我就继续前进,直到走到他面前,然后玩吃掉他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他能够关注到别人。
变化玩法,可以增加用枪打我的玩法,妈妈示范用手比作枪,开枪打我,我就被打跑了,辅助希希开枪打我,我就更夸张的表演(大呼小叫、屁滚尿流的跑,或躺地上装死)。
② 找小怪兽游戏。我夸张的指着希希说“咦,小怪兽,哎呀,藏起来了,我找找”,然后就开始翻希希的头发、衣服等位置。翻看耳朵时我说“看看耳朵,好黑呀,摸摸,哎呀,被咬了一口”,翻看鼻孔时我说“看看鼻子,啊……好恶心”,翻看衣服时故意挠痒痒,翻头发时说“看看头发,一片黑森林”,翻看屁股时说“嗯……屁眼太臭了,”。所有身上的部位都可以看。最后我两手合拢假装抓住了小怪兽,神神秘秘的说“抓住喽,在手里”,然后给希希看,一打开手,假装小怪兽跳到我的身上藏起来了,然后让希希在我身上找小怪兽,看他会不会模仿,如果不会模仿,可以提示他找哪里,然后我会做出搞怪的声音和表情来配合他的动作。
③ 压希希游戏。我会抓把住他的两只脚,假装用了很大力气,其实只是轻轻的用力压他。用夸张的表情吸引希希关注我。希希如果反向用力,我就假装被他推倒,夸张的躺在地上,四脚朝天,大呼小叫,然后气急败坏的爬起来,再继续游戏。
④ 扑了个空游戏。我假装自己是个怪兽,五指张开,发出声音吸引希希关注我,做准备扑出去的动作,然后故意扑空了,说“扑了个空”,滑稽的爬起来,继续这个游戏,偶尔某次扑到希希了,就玩吃掉他的游戏。重复这个游戏,看希希会不会提前躲闪。交换角色,让希希来扑我。
⑤ 拔萝卜游戏。假装希希是萝卜,我是小兔子,偷偷摸摸、蹦蹦跳跳的跑过去,然后开始拔希希,一边拔一边说“拔萝卜”,也可以唱儿歌。假装拔不动,可以找帮手(招手说“妈妈来”,语言+非语言),可以脱手摔了一个大跟头,也可以拔出来了玩吃希希的游戏。
变化玩法,妈妈是农场主在睡觉,我还是兔子,我去偷萝卜时,教希希告状“妈妈,爸爸偷萝卜”,妈妈醒过来给爸爸一顿胖揍。也可以交换角色,我是萝卜,希希是兔子。
⑥ 卷寿司游戏。床上铺好床单,假装我是怪兽,同前面的游戏一样,抓住希希,然后把他放在床单上卷起来,只露个脑袋。可以用手切寿司,他会感觉很痒。可以玩我拉住床单一头,用力拉高,希希滚出去的游戏。也可以玩假装切寿司时刀生锈了,我去另一个房间磨刀时,希希自己逃跑,我回来时大呼小叫。也可以加入另一个人来救希希。
⑦ 炒菜游戏。拿个小锅,把希希脚丫丫放进去,假装点火,炒菜,然后品尝表演被臭到了;也可以假装加辣椒,表演被辣到了;假装加了很多咸盐,表演被咸到了;也可以我在出去拿调味料时,希希自己逃跑了,然后放个臭袜子在里面;也可以趁我不注意,希希把脚拿出来,把我的手放进去,等做熟了我才发现是自己的手。
⑧ 神神秘秘游戏。我双手合拢,假装手里有个东西,神神秘秘给希希看,只开一点小孔,希希又看不见。我一会跑到屋里,一会躲在被窝里,看希希会不会好奇的跟随。足够吊起希希胃口后,打开手给他看,什么都没有,哈哈大笑说“上当了吧”。然后交换角色,辅助希希表演,然后我表演被骗时的气急败坏的样子。
变化玩法:我面部朝下假装哭,吸引希希关注,希希过来看时立刻哈哈大笑挠他痒痒,说“上当了吧”。交换角色,辅助希希装哭,我去查看时被挠痒痒,表演受不了的样子。
⑨ 弹琴游戏。我一边哼熟悉的儿歌,一边在希希身上弹琴,重点弹他的痒痒肉。交
换角色,我表演。
15.妈妈把纸撕碎,尝试和孩子玩“下雪了“的游戏,而这个游戏我们应该非常熟悉,是网上和群里经常推荐的玩法。妈妈本想着孩子能喜欢,可是事与愿违,孩子根本不看,只是把地上的碎纸聚集在一起。于是妈妈又开始尝试在孩子面前撕纸,因为这个撕纸也是网上的一种游戏,可是无论妈妈快快撕还是慢慢撕,孩子还是兴趣不大,继续收集碎纸。妈妈反复的玩下雪游戏和撕纸游戏,孩子就是不理会。于是妈妈非常泄气,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实,孩子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的兴趣了,把碎纸聚集在一起,就是孩子的兴趣。最后孩子把碎纸全部聚集到一起,变成了一个小山形状,然后开心的说“山山“,妈妈才恍然大悟。
家长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我们可以把远处的碎纸帮孩子捡过来,这样他就不需要起身了。我们参与到他的兴趣中,和他一起聚集碎纸,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也可以模仿孩子的玩法,自己撕一些碎纸并聚集在一起,然后开心的大笑。如果孩子想要我们的纸,慷慨的送给他,然后我们再重新撕纸聚集,等待孩子再一次的主动沟通。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山“上做一些新玩法,看看孩子喜不喜欢,如果孩子喜欢,他会模仿我们,如果孩子不喜欢,我们就放弃换下一个。切记,不要去弄孩子的,只弄我们自己的。
我家最开始的游戏就是袋子里摸东西
然后进阶:拿个布盖住一些东西,大人拿出一个,剩下的让孩子摸,看少了什么
如果孩子能力够,可以玩配对
--
FROM 120.24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