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邹小兵先生说的一句话 有些孩子身上可能具备谱系的一些特征 如果我们及早干预 抹掉这些特征 孩子就可以正常生活 否则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
对于家长来讲 在发现孩子身上具有的某些特征时 在年龄不够大 医生不足以下结论时 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是深度陪伴是第一 我相信本版家长也是这样去做的 不愿意去解决问题的家长 根本不会在本版出现
您说的干预对心理有影响 我也同意 就和用药一样 总要评估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我看您大概是对此病有过深度研究 我认为您 学术的观点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实际情况欠缺了解 您所说的家长“不听三甲看电线杆小广告”“不愿意自己去做交给机构” 是毫无理由的推测 而且缺乏善意
如果真为了深度研究 为了解决问题 为什么不了解一下现实情况 贡献知识也好 提供资源也好 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而选择去情绪化的指责挖苦呢?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花更多时间陪伴和教养也是好事。”这句话在通常意义上是没错的。前提是陪伴和教养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是打算这样。而是要对孩子进行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陪伴和教养。这当然不是完全正确。还是用我常用的比喻,对盲人和健康人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对健康人进行盲人的训练会妨害健康人,同时对盲人进行健康人的训练也会起不到作用。分辨是不是盲人是第一要务。所以我反复强调,以医生诊断书为准。而不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学学导盲犬怎么使没什么坏处。该学红绿灯的年龄去学导盲犬当然有坏处。
: 我对国内机构确实了解不多,但是他们只要提供的不是针对正常儿童的服务(这种可能性很小,那样不就是保姆了么),就必然有针对性。
:
--
FROM 183.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