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似阿斯到现在两年了,再更新一下近况
1.总的来看,阿斯的特征有所减退,逐渐看起来跟普通的孩子越来越接近了。
(1)情绪控制:
A. 2年前,每天都会突然爆哭3-5次,非常费劲才能安抚;现在1-2周才有一次,而且大多数时候自己说“让我安静一会儿”,然后一个人埋头哭一会儿、看会儿书就能缓解。
B.以前在学校里,经常也会控制不住,具体次数不知道,估计每天超过1次吧;现在在学校里几乎不会出现情绪控制不住的问题了。
* 刚开始发生情绪崩溃时,第一时间是安抚,让他平静下来。然后逐渐引导他用语言表达情绪、诉求,煎熬了2年才有明显进步。
(2)社交:依旧没有固定的朋友;依旧不喜欢足球、篮球这些集体项目,包括羽毛球、网球也不肯尝试。但喜欢扔沙包、爬山、游泳。
A. 为了扔沙包,会主动在小区里拦着其他一群奔跑玩耍的孩子,问“谁愿意跟我一起扔沙包”;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对于别人提出的游戏规则,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的意见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也不坚持,能按照别人的规则继续玩下去。
B. 关于爬山,报名参加了公众号那种团。3个老师,10个孩子,互相都不认识的,家长都不陪同。一天相处下来,没有发生过冲突。虽然过程中交往并不算多,但也勉强算是集体活动。
C. 在学校里,没有固定的朋友,但偶尔也会跟同学聊聊有趣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
* 不勉强他参加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比如之前报了篮球班,他特别排斥,去了也没有效果,只会嚎啕大哭),根据他的兴趣参加一些小范围的活动(比如特别喜欢爬山,就妈妈先带着他参加10人左右的团,然后让他独自参团,独自进入一个他喜欢的集体;喜欢扔沙包,就鼓励他在小区里自己找小朋友玩)。
* 如果有错误的行为,一定要详细跟他说清楚,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他很认“道理”,如果从道理上能讲通,通常行为上会有明显改善。
(3)写字:在过去的两年里,每天坚持写一点。现在依然很怕写字,但基本可以跟上学校的要求。
A. 刚开始每天完成作业都很困难(一共40字左右),写完学校的作业就该睡觉了,写的慢、也很不好看,考试错的也多。
B. 到二年级下学期才稍微有点余力,提前学课本后面的字。刚开始每天多学5个字,然后9个、13个,课余学习的时间一大半用来练习写字。暑假坚持了一个暑假,现在3-5年级的字会写80%了,在学校晚托班基本能把作业写完,回家还能稍微写点其他内容。暑假最多的一天写了700个字(由于他怕写字,每天写多少,都要数的)。
C. 现在认真写,基本可以做到工整,但稍微写快点还是乱。为了应付作文考试,需要在短时间内写很多字,他可能还不太行,还需要继续练习。
* 关于写字实在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只能多写,循序渐进、熟能生巧。
* 用一个学期给他纠正过字的结构,平时主要用“形声字”的方法学新的字。但好像这都不是关键,还是多写更重要。
2.过程中,会有反复,但只要坚持,还是有希望的。
上学期期末,班主任曾经连续一周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不守纪律的各种行为,期末评语也不好,说“影响其他同学”。接到电话,看到评语,还是很崩溃的。但也没办法,只能继续一点点教孩子。
(1)老师电话里说的事情包括:在走道里奔跑,老师担心撞到其他小朋友;在走道里扔帽子玩;应急灯坏了,好奇去看;下楼梯的时候着急,挤前面的小朋友;总是跟班里一个小朋友起冲突,互相追跑等等。
(2)每次老师说什么要求,他都要问为什么。比如做操的时候要求校服扎在裤子里,他嫌热,不愿意按要求做,还一直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觉得他不听话,不好管,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
这学期开学一个月了,还没有发生老师投诉的事情。老师说,偶尔有些不对的行为,在学校里就教育了,孩子能好好接受教育,就不找家长了。这样也算是进步吧。
*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权威,让他必须服从老师的管理,这跟“不能打人”一样,是底线。
3.从目前的表现看,已经比2年前好太多了,对于学校的生活也基本适应了,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他的思维模式还是有些不太一样,未来有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1)缺乏对“美”的感受。思维方式完全是“直男”,没有任何艺术细胞,对身边的美没有感觉。一是作文很难写,他根本不会留意叶子的颜色,不会留意四季的分别。二是阅读理解里面“一切情语皆景语”,他没有这种感受力,也看不懂“双关”的意思,虽然字都认识,但有时候就是读不懂意思。
(2)在集体中不太会妥协。中国是很讲究集体精神的,有些时候为了“整齐”经常有些“没道理”的要求,他完全不能理解。不理解的事情就不愿意执行。其实在集体中,我们经常需要跟大多数人的意见妥协。比如全班拍合照,我都得事先跟他说很久,他才勉强配合拍几分钟,时间长了就不高兴了,或者溜走了。长大后可能就会表现的“不合群”、“不近人情”。而且他对周围的人也没有兴趣,对别人的特点、喜好完全没兴趣,以后在团体中估计比较“游离”,人缘可能不会太好。
(3)思维简单。他喜欢的东西就很投入,不喜欢的就完全不搭理。感觉他的思维就是“一根线”,别的小朋友可能是“一个面”。一般的小朋友很容易被各种有趣的东西吸引,但他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一头扎进去,对别的东西都视而不见。这样在学习上就容易偏科,在思维方式上就容易“偏执”,思路不够开阔。
* 他喜欢读《人类简史》这类书,读了几本之后又逼着他读了《中国人史纲》(当然一大半也记不住,就是看看,有个印象),从他能接受的文科内容开始,逐渐引导他读一些偏文科的东西,经常跟他讨论,希望在思维方式上能逐渐影响他。同时打算让他抄写古诗并且背诵,既练字,也有点美的熏陶。
--
FROM 210.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