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全可以不借用这个标准,说实话美国这个标准也并不就是权威,欧洲也没有借用这个标准。精神类疾病本来就没法监测,所以标准也都是人定的。而且我也转载了很多文章,你可以在板上通过我的id搜索。美国自己论文也说以前的PDD的置信度是低于ADS的,也就是说以前PDD-NOS大概一半都会“康复”,那这个诊断是不是有一半是误诊?
美国诊断放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医保,因为医保覆盖了大部分的干预措施,包括ADHD,美国70% ADHD有干预措施,中国又没有
抑郁症美国诊断非常简单,你只要跟心理咨询师说:我考虑过自杀,就可以确诊,但是现在压力这么大,考虑过的人不要太多,你考虑过就是抑郁症?中国抑郁症完全没有借用美国标准,没发现任何问题
现在情况,你说你是自闭症,一定会被歧视,中国又没有医保优惠,确诊扩大意义在哪里?
我看了版上无数的“确诊”和干预记录,好转“康复”很多,而对于家长的心理创伤和小孩的创伤其实反而很严重,我觉得30年前诊断标准低的时候没看出啥不好,现在提高没觉得有任何好处,而且郭师傅也说轻度就是家庭代养,去普通幼儿园,那确诊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不直接定义为正常人?感觉只要“确诊”,干预好不好不好说,家长变得神经兮兮几乎是一定的,看到啥问题行为都是自闭症
【 在 Cap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诊断标准国际通用地认可ICD-10这几年可能是(ICD-11)或DSM-V,除了同行review,定期更新,哪里也没有办法更新这两个诊断手册。应该改变的是大家的看法,家长的认知,还是诊断标准?
: 抑郁症诊断标准高,是医生不轻易写抑郁症,而是写抑郁倾向,因为抑郁症会导致一些报销上的麻烦,以及因为大家的不认可不了解,给医疗机构带来的麻烦。比如一个孩子写了抑郁症,可能学校会让退学了
--
修改:sdali FROM 27.125.156.*
FROM 27.1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