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爪。
我也是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不多动的类型。
一直到30岁才确诊。然后人生中的很多疑惑似乎都得到了解答,看了一些理论的书和行为训练,心理学的书,慢慢的学会了自处。焦虑水平大幅度降低。
但我没想到,确诊对孩子的意义大于对自己。
前期了解了那么多,也有了思想准备,所以孩子表现出注意力缺陷的时候并没有很焦虑。但是没想到哇,注意力问题和谱系问题其实是一种基因的不同表现方式……所以还得继续心理建设
【 在 hnairlin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想读书时候自己也经常走神浮想联翩打盹容易被外界干扰 属于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不多动
: 贵在我逻辑思维可以,自控力可以,重要的是喜欢自学。所以表现很好的样子
: 其实我直到三十多年经历生娃带娃工作生活各种煎熬
: ...................
--
FROM 1.2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