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版主,受lebaoba委托发帖,未经lebaoba的允许,不准其它机构或者媒体等转载,在这里感谢lebaoba的大力支持,谢谢!
-----------------------------------------正文开始---------------------------------------------------
来本版有一段时间了,没做什么贡献。看了很多水友们的问题,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下ABA的科普,也算是我的一点小贡献吧~~
先介绍一下我的身份和背景,我是谱系儿童家长,孩子今年8岁了,程度不高不低算中度吧,目前上一年级(有陪读)。因为有老大,所以老二不到2岁的时候就基本确诊了,我几乎是光速接受了结果。想不接受都不行,有老大一对比,想找借口都没有。由于是在小城市,干预资源几乎为零,又不可能撇家舍业的长期去大城市。思来想去,只能自救了。我和孩子妈妈,全心的投入到了对孩子的干预中。各种机缘巧合吧,孩子妈妈18年就拿到了BCaBA证书,当时孩子才3岁半。对这个病的意识还是不足,还是不太想完全放弃事业,觉得自己雇两个老师,在专家的督导下,效果应该就可以了。但是没想到不是那么回事,首先老师就不好找,年轻学历高的不愿意给我当“保姆”,专家们也不太愿意接这种“督导”,没办法就开了一家小机构。
既然开了机构,就想对信任我的家长们负责,当然主要也是对自己孩子负责。所以,一开始就抱着一定要做到最专业的目标上去的。最早就6个老师,有4个叫我“忽悠”去读了BCaBA课程。我和孩子妈妈也去报了BCBA课程,21年我们都成功考取了证书。其实国内BCBA/BCaBA中家长的比例并不少,ABA也远没有家长想像的那么高深、难学。
但是国内家长对ABA的理解比较“浅”、“片面”,但这不是家长的原因,是很多ABA机构、老师本身就不太懂,自然也就解释不清楚、明白。我想就自己学习ABA后一些认识和理解,给大家科普一下,也会顺便涉及其他干预流派和方法,应该会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少走一些弯路。
首先自闭症是一种病,只是目前没有找到病因,那么医学层面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治疗”手段的,现在所有的医学治疗都是一种探索、实验的阶段,这个家长们一定要清楚。有很多人宣称自闭症可以治疗,这里面不乏很多知名医院的医生,但揪其源头,一定是“假设”了一个自闭症的病因,然后再去进行“所谓”的治疗,即使这种“治疗”看上去是正规的、科学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假设”成立。水木的网友们,科学素养肯定是国内顶尖的了,去查一下论文,这个“假设”真的成立吗?
自闭症的全称是——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谱系是指我们以刻板行为、社交障碍的最严重程度为中心点,画一个圈,圆圈的边界是最低诊断标准。每个谱系儿童是以“点”的形式,存在这个“谱系”当中。用大白话来说,每个孩子都不相同,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谱系儿童。这个“圆”里面实际还存在两条“坐标轴”,也就是两条“暗线”,一条是智商,一条是语言。
我们知道,最“轻”的谱系障碍是——阿斯伯格。诊断的标准是智商在平均线以上甚至超常,语言没有落后,但同时具备刻板行为和社交障碍。对谱系儿童的干预,实际就是“干预”这4条线,需要注意的是,这4条线不是并行的,而是互相交叉、编制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个“图”该怎么画,如果有人理解了我的意思,麻烦帮我画一张。
一个阿斯的孩子,如果刻板和社交都“不错”,但是还是在诊断标准之内,那他处于这个“圆圈”的上半区的边缘。一个孩子智商和语言可能比较低,但同时刻板和社交障碍也比较低,那么他处于“圆圈”下半区的边缘。还有一个孩子智商和语言程度都“不高”,刻板和社交也挺好,那么他也处于这个“圆圈”的边缘。
虽然这三个孩子可能“看上去”离得很远,你如果真的看到这3个孩子,“差距”可能非常之大,但他们却是很好“带”的,将来长大了,虽然“上限”不同,但“下限”都比较高。但如果这3个孩子,刻板和社交障碍都很高,那么在这个“圆圈”里离中心点都非常“近”,智商和语言能力虽然差别很大,实际情况可能是都有很严重的问题行为,根本无法上学、自理,甚至出不了门,从“社会效度”上来说,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了。
如果你理解了我上面所表达的“意思”,拿去“解释”现在自闭症干预圈各种“各说各话”、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总觉得“不对”现象,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由了。
智&商&和语言(认知)是基础,刻板&和&社交&障碍(社交)是关键。社交能力一定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但并不意味着有了认知就一定能发展出很好的社交能力。很多人指责ABA整天拍手、摸头、指卡片,有什么用,不如通过“玩”、“创造环境”来发展社交。但ABA(某些机构老师)反驳这些都是“认知”,孩子什么都不懂,教什么“社交”。
说的都有“道理”,但对不对看他们怎么做了。如果光是“玩”、“创造环境”,不教认知,很多本身“认知”好的孩子,社交的确有提高。但是“认知”不好的孩子,嘿嘿~~甚至起反作用。那么用ABA教认知,认知不好的孩子肯定大有提高。但是对“认知”本身就比较好的孩子,嘿嘿~也会起到反作用,问题行为可能会“激增”。
很多家长频繁的给孩子换机构、换老师,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但平心而论,责任在机构,并不在家长。别的干预流派我不敢妄言,但很多ABA机构确实是“管杀不管埋”,过于强调“认知”,对于“社交”,往往“一笔带过”。
(版主这里补充一下:听说好的机构这方面做的还不错)孩子在机构学习了很多,但生活中展现不出来,家长去问老师,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把责任推给家长,说是“泛化”问题,让家长在生活中教。嘿嘿~要不换一下,机构做泛化,家长教认知怎么样?没几个机构敢。
但这不代表着ABA不管社交,实际上如我上面所说的,谱系儿童的干预有4个方面,智商、语言、刻板和社交,任何干预方法或流派都要直面这4个问题,不可能逃避,也不应该逃避。
很多执行ABA干预的机构,或者很多ABA老师,并不清楚ABA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自然也谈不上科学的ABA干预了。
在ABA的干预中其实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串起”了智商、语言、刻板行为和社交障碍,它就是——语言行为。
语言和智商、社交有极大的相关性,这点明摆着的。刻板和语言相关吗?——是的
乐宝爸烟瘾比较大,但我不会在电影院、高铁甚至人多的地方抽烟。为什么?“瘾”永远都在,不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就改变,控制乐宝爸行为除了烟瘾之外,还有一个“规则”。
“规则”控制了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那么规则是什么?——规则其实就是语言,所有的规则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小到“上课了把手放好,不许随意走动”、一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大到“盗窃2000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等,都是“规则”。
“潜规则”也是一种规则,但是它更难,需要我们将当时的“环境”先转化成“语言”,在进行“解读”。这种能力由你能“识别”多少环境因素和语言能力来决定。成年人往往说话“滴水不漏”,孩子却“童言无忌”。
刻板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有,我就是喜欢黑色、她就喜欢红色,有何不妥呢?但是参加葬礼穿红色,婚礼穿黑色就不合适了。谱系儿童的刻板行为成因可能更复杂,但规则控制行为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谱系儿童的“认知”水平,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痴迷于火车的“各种知识”,远比去机械的玩开关,更能让人“接受”。而这一切都与——语言相关。
ABA中的语言行为,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语言”,而是包含了环境中的所有控制变量,这些变量解释了语言的原因和功能。因此,语言行为不仅限于语言,而是包括具有语言功能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眼神,指向或任何非语言提示。
桌子上有一杯水,我渴了,走过去拿起水杯喝掉——这是一个“行为”。
桌子上有一杯水,我渴了,叫乐宝“帮我把桌子上的水杯拿过来”,乐宝拿过来,我喝掉了。——这是一个“语言行为”。
这里我是一个“言者”,也就是说话的人,我的“行为”(说的话),并不能直接改变“环境”(让水杯飞过来),而是通过“听者”(乐宝)的行为改变环境(他给我拿过来),但结果都“一样”(喝到水)。
同样对乐宝来说,言者(说话的人)控制了他的行为(去拿水),这是一个“听者行为”。他的“动机”并不是他“渴了”,而是完成我的“指令”后,可能会得到我的“表扬”(正增强),或者不完成不行(负增强),因为我会不停的“叫他”甚至批评他(逃脱、避免)。
写到这我必须停一下,很多ABA机构做的很多项目只是“行为”训练,而并不是“语言行为”训练。比如指认各种卡片,这很明显是一个“听者行为”,他的强化并不应该是——各种食物、玩具甚至代币(可以换食物、玩具)。如果用这些来“强化”,这只是一个“行为”训练。
基于语言行为的训练(除要求外),最终的“强化”一定是来源于“听者”的“类化的制约强化”,换句话说不是“有形的物品”,也不是几句表扬和夸奖这么简单。
有形的强化物,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手段”,但是必须要“撤除”,更好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没有受到“听者增强”的能力,那么我们需要先建立,然后才考虑做相关训练。
而不是“强行”做“训练”,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很多孩子越做越“刻板”,形成了错误的刺激控制,不管家长老师发什么“指令”,永远都是一通乱指,或者驴唇不对马嘴,要么就是不做了,没有反应。在生活中也展现不出来,回到桌面上“突然”又都“会了”。
语言行为训练一定是基于“自然的后效”,在ABA教学中会使用DTT(桌面教学)密集教授各种认知,但最终需要建立“自然情景下正确、合适的反应”,换句话说,自然情景教学(NET)才是其主要手段。
ABA教学中教各种“认知”的目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最终教授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识别”各种刺激,进而展现“合适”的行为,并且受“正常”的后效维持。换句话说,就是像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学习。虽然这里面依然有“谱系特质”存在,但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基于ABA的干预,其实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孩子“语言行为”的过程,在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各种ABA方法为其服务。但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并不明白这一点。
翻开任何一本基于ABA原理的评估工具。ABLLS-R、VB-MAPP、PEAK、EFL、AFLS等,在前言中都一定会找到这句话——本书基于斯金纳的语言行为原理。某些“激进”的学者,甚至说——在我眼里没有什么“自闭症”,有的只是语言行为缺失。
让我们回到语言行为的介绍上来,刚才我说了——语言行为不仅限于语言,而是包括具有语言功能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眼神,指向或任何非语言提示。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ABA的语言行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所有具备“语言功能”的行为“都是”语言行为。比如说:说“给我一杯水”或者“我渴了”和指向水、看向水、甚至努一努嘴,如果“听者”都能明白,效果都是一样的,那么都是同一种功能的语言行为。这和其他“语言理论”不同,很多理论都是从形态、形式上划分语言,例如接受性、表达性语言、语言的结构(主谓宾)、语调、语气等等。
这不是说其他的语言理论不对,而是“划分”的方法不同而已。就像你可以从性别的角度划分人群,也可以从高矮胖瘦、年龄大小甚至衣服颜色划分人群。
这种按功能划分语言的方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
所有的行为都有其目的性,也就是所有行为都是有功能性的。这种“行为”不是光指人的行为,所有动物、昆虫甚至植物都有。很多反对ABA的人,说ABA是训练动物的方法,这话确实是“对的”。但他们忽略了人也是一步步从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出来的。如果对动物适用,就很可能对人也适用。医学也是先做动物实验,再做人体实验。
但基于ABA原理的谱系儿童干预,不是训练“行为”,而是训练“语言行为”,语言行为比行为要更复杂和“高级”,而高阶的语言行为更是人类所特有,也是人类社交和社会性的基础(某些动物也有部分语言行为但都比较低阶和简单)。
按“功能性”划分语言,使我们可以准确的“检验”我们的教学是否成功,这是从“形态”上划分语言的理论,所做不到的。很多家长痴迷于口肌、发音训练,甚至很多ABA机构也有这种现象,各种教孩子“开口说话”,认为孩子能“说话”就成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语言”真的有“实际意义”。当然这种训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要建立在孩子的语言具备功能性的前提下,主次家长们一定要分清楚。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背了多少单词,现在还能记住几个?
ABA的语言行为涵盖了我们人类所有的复杂行为,这里面就包括通常意义上“思维”,ABA中叫“内隐事件”。思维是外界无法观察的,所以是内隐的。用语言行为可以这样“解释”思维——言者和听者,同为一个人,也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个定义可能很多人认为“无聊”,但是它对我们的训练有着实际意义。
自己和自己对话,可以内隐(不发出声音)的,但是也可以是外显(自言自语)的。
我们知道记忆力,是智商的重要方面。如何训练呢?比如多步骤指令、模仿,实际考察的就是“记忆力”,上厨房拿杯子倒水,在把杯子放回去。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说出来,做到手口合一,然后逐渐的延宕反应时间,并且让孩子逐步的减少“发音”,慢慢的过度到“心中默念”。这就是先把思维“外显”出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逐渐撤离辅助的过程。
这种“辅助”也可以用来训练孩子“规则控制行为”(实际上面的例子也是一种规则),可以从非常简单的规则开始,在过度到略微复杂(多条件)的规则。
很家长认为ABA不认可人有“思维”,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ABA并不等同于行为学。ABA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斯金纳的——基本教义派行为主义,斯金纳是承认“内隐事件”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思维。但只是鉴于很多内隐事件无法由外界“观察”到,那么就无法“测量”和“检验”,在这个“前提下”,ABA是不考虑的。但内隐事件变得可以“观察”和“测量”,那么一定会考虑的。实际上,斯金纳“发明”语言行为就是为了让内隐事件变得可以测量。
基本教义派行为主义本来就是反对古典行为主义不承认内隐事件,但前提是内隐事件可观察、可测量,这点恰恰是真正符合现代科学定义的。
不了解心理学的家长,可能认为心理学都是科学的,但实际上这事还真不好说。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心理学有大大小小的学派上百个,但是并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理论框架。大白话就是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甚至理论都是相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心理学流派中大量充释着心智论,而心智论里又存在着大量“假设性构念”和“阐述性假想”,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反对的。
心智论、假设性构念、阐述性假想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它们不一定是“错的”,甚至可能是“对的”,但前提是可以被“证实”。
比如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对错我们不管他,但是这些都是“假设性”的“概念”。由这些假设性构念出发,再来证明某些东西,就构成了阐述性的假想——基于“推断”而不是“实验”。
这容易形成一个非常反“科学”的结果——循环论证。也就是——因可以解释果,果能解释因,大白话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所以如果从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自闭症,就是自闭症孩子是小时候受到过心理创伤(假设性构念),所以导致了自闭症(阐述性假想),我们治疗自闭症需要弥补心理创伤,对孩子更关心、更呵护,如果没有效果。要么是这种创伤很严重、要么是家长没有做到全心全意、无条件的爱(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证伪。
这话听上去很反直觉,但是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认为某种说法是科学的,那一定是在一些条件限定下的,脱离了这些条件,“科学”一定会失效,也就是被证伪。
比如1+1=2,它只是科学而不是“真理”,它也有一个限定条件,在十进制的情况下。二进制的情况下,它就失效了。
不能被证伪的理论就不是科学理论,属于车轱辘话,正着说反着说怎么说都行。不管现实怎么样,它是永远正确。但是因为和现实无关,所以也毫无意义。
在谱系儿童干预领域,所有的方法背后,都存在某种“理论”。这些理论都来自于各个心理学流派,即使某个家长、老师自创的方法,也能给你讲出一堆道理。
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理念听听就行了,不解决实际问题,按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只提供情绪价值,不提供实际价值。在谱系儿童干预领域,我们要看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家长要坚决贯彻~循证干预~的理念,不光是说这种方法是不是循证,而是你家孩子的整个干预过程,有没有彻底贯彻循证的概念。我们知道上医院去要先做各种检查,确定治疗方案,然后在进行各种治疗,然后在做检查来确定治疗效果,干预也理应如此。
这和机构干预或家庭干预没有关系,即使在家庭干预中,也需要贯彻循证理念。送机构也好,自己干预也罢。首先都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我们要具体干预项目,要保证干预时间和频次,做好数据记录,这个数据是双向的,老师(家长)做了什么、孩子什么反应(正确还是错),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家庭干预中最好是全程录像),一段时间后在做一次评估,来检验效果。
我虽然是ABA的支持者,但这种循证理念,不是ABA独有。任何干预方法和流派,都要遵循这个程序,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干预。即使声称使用ABA的机构,如果没有遵循以上程序,自然也谈不上科学干预。同理家庭干预中,如果做不到,大概率效果也不会好。
干预要落到实处,学习了再多的知识,也要从孩子身上做起。干预不是理论有多么精妙,而是必须要解决——做不了怎么办的问题。家长们要清醒的意识到,什么是心智论、假设性构念、阐述性假想。例如~依恋~,什么是依恋?如果我们不从可测量的角度出发,依恋只能是一个心智论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依恋~定义成——能在妈妈/爸爸做身体接触互动游戏,连续时间为15分钟,并且情绪稳定、无问题行为,在15分钟内主动看向妈妈/爸爸要达到20次以上,这才是合理的定义。
心智论里的依恋,干预中只能告诉你方向~而不是方法~。定义成可测量的目标,才可以有包含具体步骤和程序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从能做身体互动游戏开始,逐渐拉长时间,即使孩子跑开也无所谓,再次尝试即可。每次要录像,看看是什么原因,下次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如果都能做到了,在考虑孩子的目光接触问题。我们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接近最终的目标。
ABA擅长的是目标拆解,并提供具体的实操策略(强化、塑造、连锁等等)。ABA强调客观的定义行为,用符合科学研究(可观测、可检验)的方法,来改变行为(增加好行为、减少坏行为)。
你要问“自闭症孩子不看人怎么办?”ABA~不知道~,但是你要换个问法“如何让孩子在1分钟内看我5次”,这个ABA可以给你办到。并且不是用食物、玩具来“训练”孩子,完全是靠“自然”的后效。
但是问题如果更宏大,例如“自闭症孩子如何康复?”。ABA只能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普通孩子上学需要哪些基础能力,我们将其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但并不意味着ABA一定能在全部孩子身上实现这个目标,毕竟宏大的目标,意味着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能说的不一定能干过能做的,目前取得循证干预成果最大、最多的就是ABA,而很多听上去很好、很对的干预方法,反倒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作为家长也不要过于迷信ABA,我们只要记住要坚持循证原则就可以了。
很多人批评ABA,有的还非常激烈,甚至专门有人靠骂ABA来赚取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可以解决问题。如果真能解决问题,根本不需要去批评ABA,直接做就好了。
ABA的从业者人数是很多的,仅BACB(行为分析师认证协会)认证的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就有6万人,每年还以大几千人的速度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是心理学专业出身,这些人不是傻子。
ABA的从业者,90%以上都是从事自闭症干预或者特殊教育。基于ABA原理的教学,早已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领域,什么社交、游戏、自控力、理解力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对应的干预策略。大家都是靠这个吃饭,换句话说~都是专业干这个的。
我们要客观的看待ABA,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心理学历经冯特的构造主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巴浦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人本主义(马洛斯)——认知主义,这几个重要的流派,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
例如发展心理学,在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斯基)基础上、融合了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理论的成果。
讲了半天,我发现并没有讲清楚ABA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ABA,我只能用自己的理解来尽量讲明白。
我们可以把ABA看成一个行为改变技术的“大集合”,ABA在早期也被称为——行为矫正。ABA里收录的内容都是基于行为学原理(反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并且符合应用的、行为的、分析的、技术的、概念系统化的、有效的、类化的,这七个维度。
在此基础上,ABA也不断接纳新理论、新技术,例如刺激等同(1971),关系框架理论(2001)等等。关于关系框架理论(RFT),ABA学界还有争论,但部分接纳还是比较中肯的。
从ABA的七个维度上可以看到,ABA“天生”的符合现代科学的定义。ABA肯定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解决谱系儿童的“所有问题”,但ABA秉承的思想,需要我们家长认真领会。
啰嗦了这么多,不知道家长们听懂了多少,最后我将其落到实处。我给家长们一些建议,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代表正确,供大家参考。
1.如果怀疑孩子有自闭倾向,不要等,直接到专科医院去排除一下。我建议直接到最专业的医院,例如:北京的北医六院、广州的中山三院、南京脑科等。如果不在这些城市,我也建议专程去一趟。实际花费并不多,因为不会给你开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如果不好挂号,可以让亲戚朋友帮忙去医院门口转转,找黄牛,花钱也不多。有的医生也可以预约加号,直接等医生下班,说明情况通常都会有好的结果。不必只想着挂几位知名专家,能在这些医院出诊的大夫,水平都是足够的。普通医生无法确诊,也可以走内部转诊通道,花费少、速度快。相反很多省级综合三甲医院,即使是知名专家,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并且很愿意开检查和药物,花费反而更多。
2.专科医院的诊断肯定更为准确,排除了当然皆大欢喜。如果疑似,尤其是孩子年龄比较小,当前能力还很弱,家长就需要注意了。在此我需要阐述明白,自闭症的诊断不是孩子说话不说话的问题,也不是聪明不聪明,而是刻板和社交障碍的问题。带一些孩子日常活动的视频,尤其是跟人互动的视频,有助于医生诊断。疑似或者被确诊,家长就需要考虑下一步的安排了。首先要举行家庭会议,这个诊断全家认可不认可。有人不认可甚至自己都怀疑的话,不要强行的安排干预,这会造成家庭矛盾,尤其是和老人的冲突。我们可以先送幼儿园,多小都要送,会有一个和同龄孩子对比的机会,更有助于家长判断。
3.如果家长能确定孩子有问题,即使医生给的疑似。我也不建议在等等看,我们可以着手进行干预。送机构肯定是这个时候的首选,但在这之前你需要对机构有更多的了解。不是说让你考察身边机构,而是要了解“最好的”机构都是怎么做的。我强烈建议,家长在送机构前,先请一个长假,去全国所有知名机构、你认为很好的机构考察一番。去看、去听,肯定听不懂或者说的都有道理,因为你不了解,说什么你就听着就行。即使你身在一线城市,也建议去其他城市看看。这对家长的眼界、成长很有帮助,并且花费不多,性价比极高。一个月十几万的机构,也向普通家长敞开大门,不到掏钱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咱们没钱。
4.虚的搞完了,我们需要搞实际的了。先梳理一下可用资源,比如存款和未来几年的现金流(干预费用)、人力情况(干预接送和后期保障)、所在城市的干预资源(机构情况)、排除干扰(婆媳关系、短期内的跳槽、大额支出等)。强烈不建议现在考虑辞职,除非父母一方挣得很少且没有职业发展,你现在设想的所有辞职理由,将来基本上都不是事。而且辞职的一方,会承受极大的压力,一句都是你没用心,会让99%的妈妈崩溃。考虑机构一定要量力而行,这很可能是一个长期大额的支出。虽然说没有花钱的不是,但并不意味着送贵的机构,效果一定好。研究机构的“性价比”,对这时候的家长毫无意义,因为你不懂,根本判断不出来。如果你选择本地机构,有钱的话可以多考察,挨个机构试一下,同时去上课也不是不可以。不要听机构说什么,没有影响的。同时需要自己学,试着自己教,如果教不了,也要尽可能的陪着孩子玩,游戏逛街什么的就戒了吧。如果财力、人力容许,可以送外地心仪的机构,但建议半年起步,不要频繁换机构,没有任何意义。一年后评估一下,相信这时候家长会成长很多,会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判断。如果经济情况不好,首选是自己教,现在资源这么多,学习非常方便。但同时可以送机构,选择免费、有补贴的。一般来讲残联直接下属,基本都是很便宜的,甚至有的还发生活补贴。
5.谱系儿童的干预,最终还是要靠家长。这和程度无关,因为孩子总要“回归”正常环境,这个“正常环境”可能是学校、社会,甚至程度不好的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家庭环境,但不可能永远是老师跟着,还是需要家长去处理。简单说——不学不行、不做不行、逃避不了。
6.家长学习干预知识,要本着立足当下、准备未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的行动准则,在做中学,行动起来。哪怕是和孩子玩5分钟,就是成功。不要总想着学一种方法给孩子“制服”,乖乖的跟你学习。不要总想着怎么“教”孩子,要先建立起孩子先对你这个“家长”感兴趣,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能展现和“普通”孩子类似的“反应”,这就是极大的成功。至于什么DTT,把这个忘掉,永远不要用。谱系儿童的干预,没有上千小时的实操积累,学多少也是白费。我曾经组织过很多次家长课程,都是免费的,实际情况我就不说了,动嘴永远赶不上动手。真想学、想提高一定能找到途径,但ABA告诉我们,所有行为都需要有强化。你学的再多,没有在孩子身上看到“作用”,必然会削弱这个行为,只要是个人都逃不掉。
7.孩子的程度和干预效果,肯定是家长非常关心的。但这方面我实际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接触这个领域,满打满算才5年,确实没有资格。但是不谈还不行,我在浅薄的知识和经验下,试着谈一下这个问题。干预一定是有效果的,但孩子的程度确实和先天因素关系很大。但科学、有效、长时间的干预,可以改变自闭症的“程度”,这两点并不矛盾。我理解干预和程度的关系是——程度决定上限,干预决定下限和能兑现多少“上限”。某些程度边缘的孩子,通过干预确实可以“摘帽”(不符合最低诊断标准),但一个重度的孩子,很难通过干预摘帽,但可以到达中度、甚至轻度。现在很流行“躺平”这个词,谱系儿童家长躺平是不行的,在高质量干预中受益的包括家长,一个重度能自理/不能自理,中度能工作/不能工作,轻度省心/不省心的孩子,差别是巨大的。干预不一定是送到机构,花大价钱,家长学习能力有多高。“陪伴”也是一种干预,但需要记住我反复提到的循证原则,要有目标、有检验、有行动,而不是俩人在家大眼瞪小眼。
8.家长也需要关注“自己”,我们也是人,也有正常的生活和需求。外界对家长这个群体有很多误解,比如离婚率高。但我反倒看到,很多家庭因此更团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和善良的,一个正常人面对这种情况,我想首先想到得不是互相抱怨、指责和逃避,而是体谅和包容。夫妻双方如果多交流、倾诉,这会是一个粘合剂。其实家长如果想开了,时间会是一剂良药,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在这问题上我所反对的“心智论”是大大的有用滴。
最后我给大家一点“干货”,一个整套的家庭干预计划,我们自己出的,是完全免费的。家长们可以随意分享,不要像机构那样教,在自然的情景下靠自然的强化,去教、去实操。里面的教具和评估,可以换成日常物品。计划需要严格按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去教,即使你的孩子能力比较好了,也不要跳级、挑项目。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nFmwsOaYX-6E1cidFeVrg 提取码:1qaz
----------------------------------------发完了--------------------------------------------
--
修改:chenyufine FROM 111.202.188.*
FROM 111.20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