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这个是我在群里分享的,就直接复制了。
哈哈,看到我的名字啦~~介绍下我自己,星光童心小敏老师。分享下今天课后聊的,我觉得还蛮有用的。1个就是当我们想要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但孩子不愿意时,该如何去做。今天小朋友去一个哥哥的教室找到了被我藏起来的扭扭车,他很开心的骑着去了他原来的教室,可是我告诉他今天这个教室另外一个用,然后我又要他从扭扭车上下来,和我去教室上课。这种情况下呢,孩子没有发脾气的和我去新教室啦。
就是3点,第一点,我们要共情孩子,孩子很难过,很想要做什么,但他说不出来,我们可以表达出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试想一下我们成人,如果有人能在我们苦闷时,表示理解,那种苦闷就会被抚平很多。
第二点呢 ,我们要称述客观事实,比如上课时间到了,不能骑扭扭车了,没有办法。对于低龄的小朋友,甚至可以找一些理由,我用过的车车要加油了 (之前),车车开到超市停车场了,需要停车了(今天第二次),车子坏了,我们去给车子盖个修理厂吧(车子是爱好)等等。根据孩子性格来,选择能接受的理由。
第三点就是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个可以继续玩的条件,比如今天就是下课了。然后当真正条件达到时,我们需要去兑现那个承诺。哪怕孩子想不起来,可以提醒孩子。
当我们兑换那些承诺的时候,就是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日积月累,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会越来越高。
第二条对于低龄小朋友时,技术处理,因为他们理解力有限。但理解力上来的稍微大一点的 小朋友,就可以推导法,可以表达我们的观点。因为我们做父母的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想要A,我们想要B,那就需要互相说服。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样的会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直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用父母的强权去让孩子听你的。
这个小朋友能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他可以理解和做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个要感谢周老师。半年前,刚来的时候,周老师@Zhouxiaoyi 做的IEP就有一项是情绪调控,从中性指令开始,还有能接受拒绝等等,根据他的性格动机易消都做了目标和设计。最适合使用的策略有一条就是老祖母法则(Premack principle),也就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IMPACT这本书里,是最适合大家看的。我刚开始跟着周老师学习时,她推荐我看的书也是这本IMPACT,当时还是第一版。后来才开始看专业的书,听各种讲座,系统得学各种知识。
因为这个方法有前提的,我们要了解孩子,孩子要具备能力:至少先做他不想做的再做他喜欢的做的,这一点是一定要能做到的。当然孩子信任也非常重要。给孩子上课,我几乎很少强力去拿孩子的玩具,因为我知道这是他的安全感所在。当然玩嗨了,注意力被我吸引了,我再把那个干扰课堂的物品悄悄的藏起来。
--
FROM 221.22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