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上班,小朋友进来了,不换鞋,跑到面前喊“老师,老师。”那瞬间心都融化了。又跑到了其他老师面前喊“老师,老师。”
这是小朋友第一次主动喊老师。
这个小朋友是非典型重度自闭症,社会性不错的重度自闭症。
他是第一个让我直观的感受到社会性好的重度自闭症是什么样,跑来跑去,不停的自我刺激,严重过敏,对除了食物之外的任何物品没兴趣,长得超级好看。很奇怪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得都很好看。关键是学习后,第二天能遗忘一多半以上,就和没学习一样。
之前去某大机构做了好几年训练,其实被耽误了。
比如用vb-mapp评估,并没有给孩子做命名,孩子到这里来时几乎很少主动发音;孩子做听反,猜想式反应很严重,督导老师发现了,但并没有做纠正,就这样在错误的路上一直训练,到这里来时,连爸爸妈妈都分不清。刚开始爸爸妈妈都分不清楚,孩子爸妈不相信,做了好几轮测试,亲眼看到,他们才相信。
后来孩子妈妈找到督导老师去问,孩子猜想式反应,你知道吗?督导老师说知道,妈妈问那为什么不纠正。督导老师无耻地说,那让普通老师没办法给孩子上课了。
先把猜想式反应纠正过来,纠正过来后,发现孩子能正确命名的物品太少了。发现孩子学习速度太慢了,经过排查发现孩子等价关系衍生关系出问题了,孩子没办法自主学习。然后从孩子优势-视觉学习,开始给孩子建立等价关系。2维图片和语音配对,3维图片和语音配对,二维和三维再配对,再听反,最后命名。慢慢的孩子,可以直接二维和三维的配对,再听反,最后命名。就这样一个物品,一个物品的教,每天复习加学习新的,一周的进展也就2个-3个词。
大概过了3个多月,妈妈发了一个视频,孩子站在粘板前,开始自己命名各种水果了。家里高兴坏了。
但是进展还是很慢,小朋友是我们工作室进展速度最慢的。我们发愁到什么地步,几乎每天都要讨论,有没有其他办法让小朋友进步快一点,ABA,游戏,感统,所有的都轮番上阵。甚至每天让家里提前来,在这里的运动教室玩开心了再去上课,我们把孩子喜欢的感统器材搬到个训教室去,学习一会运动一会。我们几个老师陪他一起玩喜欢互动游戏。我们每周的美国远程督导,都讨论过好几次了,最近我的督导课,也给了1/3的时间讨论这个小朋友,怎么办?督导老师看了我其他所有的上课视频,都是大拇指,但对于这个小朋友只能说坚持下去,自闭症小朋友进步慢才是常态。
最近,我们工作室来了好几个重度让BCBA老师们看看,能否给出干预建议。每看一个,我就难受的想尖叫。我们向其他专门做重度的机构老师们请教过,重度真的是不干预就退步,能保持慢慢的进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写到这里,我的开心已经没有了,但还是想说,对于重度的孩子,尤其是口肌没有问题,已经有仿说能力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开口,一个物品,一个物品的说出来。如果孩子有口肌问题,无法发音,试试PECS系统(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孩子用图片来表达自己,同时还有常用的肢体语言。
当孩子能沟通时,就代表着孩子与世界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如何扩大这个缝隙,那就需要更觉频繁的与大门外面的世界沟通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多样,大门就会打开的更大一些。
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越大,孩子的兴趣会广泛一些,动机就会变强一些,那就更加促进了孩子想沟通的愿望。
对于语言能力弱的孩子,不愿意发音的孩子,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教配对和听反,更easy一些,命名会更难一些,尤其是孩子的自主命名。当教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泛化,如何泛化,绘本,实际生活,玩具游戏中都是泛化。
今日分享到这里。
--
FROM 221.222.194.*